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张英:工业互联网将成新一轮产业投资“风口”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张英:工业互联网势头强劲,将成新一轮产业投资“风口”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其中包括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上海工业互联网已经迎来了新一轮密集部署:4月13日,上海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聚焦12大发展重点,工业互联网赫然在列;5月初,上海版新基建35条出台,在新网络建设行动中,明确提出加快布局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集群……

  “工业互联网不只是技术层面的‘网’,更是一个推动工业体系变革、带动产业转型提升、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张英指出,作为“新基建”重要组成,工业互联网势头强劲,将成为新一轮产业投资“风口”。

  前瞻性布局,上海各领域领跑全国

  “上海发展工业互联网,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张英从产业基础、创新资源、基础设施和空间区位等四个方面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一是产业基础优势,上海在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构建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具有“龙头企业多、细分领域强、产业链相对齐全”的比较优势。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船舶汽车、钢铁化工、航天航空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

  二是创新资源优势。上海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产业和互联网领域集聚了一批创新人才。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先后落地,为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攻关提供了关键支撑。

  三是基础设施优势。上海全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积累了大量工业数据和应用场景,产业数字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率先在上海启动,5G室外基站超过1.8万个,中国商飞5G+飞机制造、宝武5G+冶金产业物联网、外高桥5G+智能船舶等示范应用加速涌现。

  四是空间区位优势。上海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环境开放、资本要素活跃、应用场景众多,具备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天然优势。去年,工信部批准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部市联动、区域合作、企业联动机制日趋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前瞻性布局,在此次疫情中,工业互联网在发挥平台优势支撑防疫抗疫、服务复工复产的过程中表现优异。

  张英表示,工业互联网助力医疗保障,依托平台实时监测医疗物资产业链、供应链、流通链数据,为快速决策、精准分析调度提供支撑;助力复工复产,平台型企业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催生新制造模式,疫情带动了“在线新经济”发展,云制造、柔性制造、C2M、D2M等新模型加速涌现。

  破解“断链”危机,加速产业链协同

  作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上海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各行各业在各自领域已玩出了新花样。

  如中微汇链,链接560家产业链企业数据,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区块链防伪溯源,生产良率提高30%;上汽大通为用户提供基础、外观、内饰、装备四大选项,为消费者提供上亿种不同组合的配置选择;宝钢“黑灯工厂”实现吨钢能耗降低15%、增效30%;威派格构建设智慧水务管理平台,连接设备6500套,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超过80%……

  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300家大型企业实现提质增效,超过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平均降本7.3%、提质6.1%、增效9.2%。

  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同时也引发了全球产业链的“断链”危机。那么,如何打通堵点,让产业链迅速地协同起来?张英认为,需要加强工业互联网核心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新基建”发展能级。

  张英建议,加强工业算力规划,建设行业级工业算力中心。国家要出台工业算力顶层设计和建设指导意见,在空间上与区域产业发展相挂钩,规模上适度超前,功能上强调存算一体、云网协同;在长三角、港珠澳、京津冀等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试点先行,并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车联网等领域打造若干行业级数据中心,在相关标准规范、建设导则等方面取得突破;搭建产融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加强新制造模式应用推广,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张英提出,国家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出台以工业知识为核心的云制造、柔性制造、共享制造、C2M、D2M等引导性政策,重点完善工业标识体系、数据多方安全计算、产业链协同质量溯源等机制,增强市场共识。

  同时,还需加强产链整合,打造区域产业链合作示范。针对关键领域产业链的短板弱项,在深化对外开放的同时,注重本土产业链的培育。她建议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合作框架下先行试点,聚焦长三角打造创新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工业互联网为纽带,强化产业链圈层内协同和圈层间互补。

  抓住“新基建”机遇,构筑未来战略优势

  5月18日,上海市政府再度发力:公布了“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升级。

  密集的政策红利相继出台,为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也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指明了方向。张英表示,该计划主要是深入总结第一个三年计划,瞄准新一轮产业发展,加快由政府主导1.0阶段向政府引导、企业主体2.0阶段迈进,推动工业互联网向知识化、质量型和数字孪生升级。

  “快进键”已然摁下,上海工业互联网如何领跑全国?

  张英建议,紧抓“新基建”机遇,构筑未来战略优势。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进“新基建”功能转化,加快实体经济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立足自贸区新片区,打造标识解析国际枢纽平台,强化全球资源配置;立足长三角,开放共享服务资源池,助力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是聚焦“新要素”动能,提升创新策源能级。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5G先发优势,打响“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品牌,在工业软硬件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更加突出人才创新,实现高端化、职业化双向培养。更加突出模式创新,推进柔性制造、C2M、D2M等新模式应用。

  三是激发“新主体”活力,打造龙头企业标杆。实施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工程,释放应用场景牵引潜力,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注入创新创业活力。

  张英期待,到2022年,上海工业互联网的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成为全国工业互联网资源配置、创新策源、产业引领和开放合作的高地。(葛俊俊)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87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