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2%,发展成绩令人瞩目。8月31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接受央视《新闻联播》“权威访谈:乘势而上 奋勇前进”专栏采访,分享了当地紧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以“强链补链”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南京正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新力量。
面对疫情等诸多不利影响,上半年南京市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全市GDP增长2.2%,经济总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八大产业链势能强劲,其中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产业增速达20%以上,软件产业2019年业务收入达5100亿元、产业规模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智能电网产业收入规模名列全国第一…… 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是南京围绕产业链现代化,拉长长板、补齐短板的不懈努力。面对疫情发生后产业链的“掉链、断链”,南京市积极“补链、强链”,在全省率先出台“链长制”,以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八大产业作为自主可控强链补链的着力点,明确7位市领导分别担任8条产业链的“链长”,带动和倒逼相关各职能部门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限,串联起供应链、信息链、服务链、人才链、资金链,让产业链活起来!
张敬华表示,南京实施“链长制”,主要是立足新发展格局,抓住产业链重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机遇,通过更好的机制、更足的政策、更强的合力,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优势,进一步把创新要素加快转化到产业发展的各个链条上,打造创新名城建设的产业高峰、产业标志。
“链长制”以“链式思维”,推动资源要素在全产业链有效流动。每条产业链都明确了包括“链主企业、特色产业园区”数量,编制产业人才地图、招商地图等在内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力争8大产业链每年实现20%以上增速。
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陈可科告诉记者,每季度“链长”要召开一次产业链的调度会,通过调研、市场开拓、供需对接、现场办公等,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南京“企业家早餐会”参会企业、江苏荣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晓认为,从政府来讲,这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开创了一种“政、商、学、研”大家在一起共同治理的全新方式,让大家更加有信心。
强链举措下,南京的产业发展不断迎来好消息。在南京一家软件企业,他们开发的国内唯一一个内核100%自主研发的工业控制系统,即将成功应用于高铁实时控制领域,填补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工业控制软件空白,在航空航天、电力交通等工业领域掀起了一股国产替代潮。
南京翼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亚峰介绍,SylixOS的出现解决了被“卡脖子”的问题,南京给了企业很大力度的扶持,现在公司的规模扩大了将近10倍。
从6月的紫金山创新大会到8月的世界半导体大会,再到9月的软博会,从定期举行“企业家早餐会”到重点聚焦八大产业链,南京正用世界级平台载体汇聚八方英贤,用更加“亲清”的贴心服务筑巢引凤,更大力度推进原始创新、企业创新、融合创新、开放创新、全面创新、体制创新,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新经济新产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张敬华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省委全会部署要求,久久为功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双循环为战略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融合,推动南京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到2022年南京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万亿,到“十四五”末高企数量超过2万家,到2025年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自主率达90%以上。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黄蒙 李俊彦 罗聪懿 张正 杨时盛 杨国 李栋 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