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江苏:彰显作为 顶风破浪奋力夺取“双胜利”

  今年是让所有人难忘的一年,也是历经考验、迎来丰收的一年。

  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年中召开的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形成共识——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用新思想领航定向;越是风险挑战叠加,越要保持转方式、调结构、抓创新的极大定力;不管遇到多大的风险、多么复杂的局面,只要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担当作为、科学应对,就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江苏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级党委政府稳中求进、主动作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复工复产,较快稳住了全省经济的基本盘,更为长远发展积蓄了新动能。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73808.8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国增速1.8个百分点,全年经济走势实现“V”型反转。我省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战果的同时,在2020这张经济发展领域的“最难考卷”上,再次取得高分,体现了“尖子生”的底气、韧劲和担当。

  咬定青山不放松。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信念,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努力形成江苏发展的探索性、创新性和引领性成果,奋力书写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时代答卷。

  惠企政策不断加持, 促经济“V”型反转

  “双12”刚过,一组新鲜出炉的反映江苏快递业务量变化的数据,让人眼前一亮——今年1月-11月,全省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2.2亿件,同比增长20.9%。截至11月末,我省今年快递业务量已达去年总量的1.08倍。

  数据快速攀升的背后,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快递业的加速“回暖”,更是全省经济加快复苏的一个缩影。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的“V”型反转,彰显江苏夺取“双胜利”的凌云壮志与铿锵实举。

  回首经行处,成如容易却艰辛。连云港塔山湖柳工艺品公司总经理陈建连对年初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发往欧洲的订单被取消或延迟发货,企业因资金流断裂一度难以为继,心情就像坐过山车。”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政府第一时间便将减税降费的“大礼包”送上门。

  惠企政策不断加持。早在春节后刚上班的1月31日,省委常委会便提出,积极应对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2月12日,我省企业正式复工后的第二日,以一揽子“政策包”推动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持续发展的“苏政50条”与“惠企22条”相继出炉。满满的“暖心红利”,摁下全省企业复工复产“加速键”。

  12月,我省印发“民企22条”,在市场准入、融资贷款、要素使用和招投标隐性壁垒等方面,解决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痛点、难点。

  回首这一年,“起跑即冲刺”,离不开重大项目这一“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2月13日,省发改委公布《2020省重大项目编制推进情况》。次日,220个省年度重大项目明确。当月18日,2020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出炉,年度计划投资5410亿元。

  从徐工特种起重机械项目工地,到无锡中环8英寸硅片厂房里的自动化流水线,再到南沿江城际铁路站前8标中铁三局项目部现场……分区分级复工复产的“进度条”越走越快。

  用电回暖、交通恢复、产能提升、务工人员回流……人们熟悉的节奏纷纷归来。疫情暴发两个月后的3月30日,全省最高用电负荷已恢复至7526万千瓦,比去年增长9.52%。至此,江苏调度用电量和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双双“转正”,均超去年同期水平。

  在“抢”中促转型、在“拼”中寻先机,一年来,催生出各类“新经济”“新产业”“新消费”。紧盯“新经济”蓝海的南京,4月底推出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计划,走出“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危中寻机的转型新路。在新经济的拉动下,前三季度南京GDP逆势增长3.3%,经济总量首次跻身全国十强。

  从年初统筹抓好“防控”“发展”两个战场、两大领域,“抢回被耽搁的时间”“于变局中开新局”,到年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打赢收官战”——全省上下开足马力夺取“双胜利”,彰显着经济大省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

  把握发展主动权, 打稳中求进“持久战”

  “想不到在家乡这样的小城也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连云港市赣榆区宋庄镇四新村的张石磊,今年因疫情从南京回乡被迫成为“留守男”。不过就在3月,他通过赣榆“云就业”服务平台,成功应聘为当地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人事主管。

  疫情下,这样“稳就业”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一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江苏聚焦“六稳”,聚力“六保”,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大政策对冲力度,多措并举,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面对因疫情而愈发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我省果断实施“战疫情惠民利企十项行动”,出台“稳就业”实施意见,落实社保“免减降缓”政策,有序恢复求职招聘活动,同时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抚恤补助等保障标准。

  一边保企业、拓岗位,一边强素质、兜底线,据对全省5550户重点企业监测,6月底时在苏务工农民工人数、来苏务工贫困劳动力均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预计全年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超1000亿元,稳岗返还超70亿元。

  着力“六稳”“六保”,各地“招”更新、力度更大、举措更实。

  顶层设计,是“保”的关键——保主场主体,我省发布“苏政50条”“中小企业22条”,以构建产业集群为抓手,加快“补链强链”;促消费复苏,我省制定出台各类实施意见,支持各地探索促消费新模式;稳外资外贸,我省推出加大出口信贷支持等10条举措,鼓励商贸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稳住外贸基本盘。

  精准施策,是“稳”的保障——南京在全国率先面向社会发放3.18亿元消费券,大力发展高品质夜间经济;苏州召开生物医药发展大会,全面吹响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地标集结号;盐城出台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政策文件,投入4亿元用于汽车补贴、旅游消费;常州出台八项措施支持文旅发展,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截至12月1日,无锡共为15.13万家参保单位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145亿元……

  “南京以更加积极的‘保’来促进‘稳’,以更加坚实的‘稳’来保障‘进’,以更加有为的‘进’来实现‘好’,努力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为全省、全国大局作出贡献。”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道出了各地主政者的心声。

  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一年来,全省上下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坚决守住“保”的底线,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奋力拓展“进”的态势,精准系统细化政策举措,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实实在在的保障。

  加速融入“双循环”, 改革探路开新局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释放出内外并举、内外畅通、内外融合的积极信号。

  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外贸大省,正快马扬鞭,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外“两个市场”均领跑全国——

  前10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总量居全国第二。江苏外贸数据同样令人振奋:1月-11月,全省外贸进出口增幅较前10个月扩大0.7个百分点,较全国增幅高0.1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3.9%。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更是国内大循环的强劲引擎。漫步南京夫子庙,游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悠游扬州东关街,从扬州漆器、玉器中管窥城市文脉;驻足苏州同里古镇,乘摇橹船,体验特色夜游……国庆假日期间,着力旅游“内循环”的江苏,以512亿元全省旅游收入获得全国冠军。

  为激活市场更大潜力,今年以来,全省各地累计发放消费券约29.1亿元,撬动社会消费330亿元。从点亮“夜江苏”到发放消费券,从减租降息到补贴稳岗,我省消费市场加速“回血”复苏。

  江苏开放程度高、制造业规模大、产业体系完善、消费能力较强,是国内很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和联结点,也是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

  眼下,在战疫得力的江苏,外资的投资信心正越来越足。11月20日,常州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项目赛得利(常州)项目在溧阳开工奠基;11月28日,瑞典斯堪尼亚如皋制造基地揭牌,这是被誉为世界商用车领域“公路之王”的斯堪尼亚公司,在全球的第三个生产基地。

  同样在11月,在为期6天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由1.9万家单位、7.3万人组成的江苏采购军团收获满满:共签订55个投资合作项目,总投资规模近50亿美元。一年一度的“东方之约”,江苏用“买全球、卖全球”的行动,展现出蓬勃旺盛的市场活力与满怀诚意的开放姿态。

  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吸引外国企业“走进来”,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以我为主”的互利共赢模式,离不开江苏一系列稳外贸的“硬核”举措。疫情暴发之初,我省便出台稳外资稳外贸22条举措,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打开内销之门。为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渡过难关,7月,我省出台“苏贸贷”升级版。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12条”,支持“同线同标同质”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只有畅通“双循环”,才能拥抱新机遇。“在‘双循环’新格局下,要把产品和技术引入国内市场,通过‘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整合联动,形成江苏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新优势。”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张为付说。

  对外开放是40多年来江苏发展的鲜明底色,提振内需是全新的时代命题。立足本地,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正接连涌现,全省消费场景不断“破壁”升级,消费需求不断迭代更新。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江苏将始终以充沛的活力、开放的姿态,迎接“双循环”下的机遇与挑战,立足“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新华日报记者 李睿哲 颜颖 沈佳暄 付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78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