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金华金义新区保障粮食供给提升生猪产能

  原标题:金义新区保障粮食 供给提升生猪产能

  为落实粮食和生猪稳产保供任务,今年以来,金华金义新区积极开展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目前全区完成非粮化整治5092亩;现有生猪存栏16.7万头,实现生猪自给率达170%。

  让种粮“有沃土”“有前景”

  为打赢耕地红线保卫战,金义新区实行标准地改革,对符合认定条件的新增农业项目,优先享受农业扶持政策和农业设施用地审批政策,实行100%标准地招商。此外,农户从粮食生产功能区退出多年生经济作物和苗木种植,改种水稻的,由政府补助1500元/亩,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

  今年5月,来自江西的吴保材约了几位好友来到澧浦镇,承包了600余亩土地种水稻。原来,澧浦镇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镇、村两级成立工作专班,全力保障东湖畈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落地,不到两年就流转土地4230亩。与吴保材一样,义乌市梦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成方也在金义新区尝到了种粮甜头。今年10月,“梦田农业”300多亩水稻开镰收割,单季稻亩产达400—500公斤。

  近年来,金义新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功能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耕地地力,通过推广“水稻—绿肥作物”轮作模式,确保种粮“有沃土”“有前景”。

  科技赋能生猪生产可追溯

  今年以来,金义新区优化养殖结构,提高生猪产能,实现生猪存栏16.7万头,居全省前三,全市第一,自给率达170%。

  金义新区以“高产出、高质量、零污染”的精细化养殖模式为基础释放产能,并构建联合评估互信机制,由信托机构对全区养殖主体进行评估,累计发放“乡村振兴畜牧贷”1500余万元,有效缓解各养殖场资金压力。同时,推动全区生猪产业整体保额上限从1.87亿元提升至3.12亿元,让广大养殖户吃下扩繁补栏定心丸。

  今年5月,金义新区作为全省首批养殖场管理码先行试点县(市、区)之一,率先实现全区域生猪养殖场管理码运行。该系统通过关联智慧畜牧云平台数据,为动物防疫检疫人员提供风险判断,实现红、黄、绿三色管理,为生猪增产保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供大数据监管支撑。

  位于傅村镇的大堰河农牧场是智能养猪先行者。“我们给生猪喂食、饮水,只需摁摁手机、点点鼠标就能搞定,数据一分析,就知道生猪是否可以出栏。”场主金新振介绍,近两年他们与省机器人研究院、北京农信互联合作,在养殖场内安装了AR摄像头,生猪也装上了智能芯片,可随时监测生猪生产情况,实现猪肉食品安全可追朔。(方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19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