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非手术品类的“轻医美”市场,去年取得了突破式增长,俨然成为又一风口,互联网平台竞相进入。“轻医美”有没有医疗风险?“轻医美”是不是“黑医美”的温床?记者进行了调查。
“轻医美”逆势增长
所谓“轻医美”,是指用无创或微创医美疗法,进行专业肌肤保养,如为人熟知的热玛吉、光子嫩肤、刷酸等。
李佳雪是个80后,会定期去医院做皮肤管理。“上周末去医院做皮肤管理顺便刷了一个不会脱皮的酸。因为之前刷酸感觉挺烦的,虽然效果好但是会脱皮,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化妆。一听到不用脱皮,我立马去刷了,刷完后皮肤又白又亮。”她说。
“去年‘轻医美’市场增长较快,特别是大光电抗衰在经过过去几年持续的市场教育、市场培训,去年取得突破式增长,包括像热玛吉这样一些原来医美行业的专业词汇,现在也越来越多地被众多女性消费者所熟知,变成一个时髦的消费。去年下半年,从新氧平台数据来看,非手术品类比上年同期增长115.6%,热玛吉订单量同比增长720%。” 新氧董事长兼CEO金星说,“医美现在开始渐渐‘破圈’,以前医美核心消费者都是一些时尚的、高消费的女性,但现在很多普通人甚至男性,开始尝试‘轻医美’,他们的年龄范围更广,职业、社会阶层也变得广泛。” 金星说,其实医美行业里的手术和非手术是两个不一样的市场,无论是消费者的构成、消费者决策的路径、消费习惯,还是客单价、供给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不同,“我们常常说手术类医美的用户是想变美的用户,非手术类医美的用户是怕丑的用户。”
令人关注的是,随着中国医美行业的高速增长,越来越多互联网公司加入到这个行业,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截至目前,除去新氧医美、更美、悦美等互联网医美平台,阿里健康、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都在医美行业中不断角力。
“轻医美”风险并不“轻”
“轻医美”为大量的医疗事故埋下了隐患,也为“黑医美”的盛行推波助澜。
南京某医院整形科的刘医生感慨,最近做了多例鼻修复手术,“你说医美乱不乱?有无证行医、有‘黑医美’、有过度营销、有过度医疗……大家只有多多了解、谨慎决定。因为打个针、动个刀,都是医疗行为,都是有风险的,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在某APP上,记者随机点开医美频道,便能看到团购项目和美容师的推荐,但这些美容师的页面介绍里,仅展示了从业、入驻时间及擅长领域,没有任何相关技能、从业资质方面的证明。
在日前举行的2020年第六届新氧亚太医美行业颁奖盛典上,医美行业的专家们对“轻医美”提出了质疑。
“我不太赞成用‘轻医美’这个词,其实‘轻医美’风险并不轻。国际上称为微创,我觉得这个词更正规些。” 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副会长宋建星说,比如双眼皮是个小手术,但是做好确实不容易,天生的双眼皮为什么好看?是因为它具有动态美。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失败案例,做得不好的双眼皮会显得眼神呆滞,显老、显凶。
“‘轻医美’每年的受害者,特别是‘黑医美’造成的受害者非常多,‘轻医美’也需要技术非常好的医生,需要用正品设备和针剂来进行。”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栾杰说,“轻医美”市场要成为成熟、规范、安全的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医生是最稀缺的资源
“黑医美”猖獗,很多时候往往是消费者图方便、贪便宜,或单纯听信周围人的口碑。“我觉得误传误信是‘黑医美’猖獗的原因。”宋建星说。
“医美是大健康中非常重要的产业,从业者的技术能力和规范性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水平高低。” 北京协和医学院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海涛说,回归医疗本质,这是医美行业过去几年一直在讲的事情。在很多平台上,消费者很难直接和医生对话,哪怕看起来是一个医生的头像,消费者跟他私信,背后可能是机构的营销人员在和消费者沟通。
业内人士指出,医生普遍非常爱惜自己的声誉,而运营人员大多不是医学专业出身,对风险把控、名誉的爱惜可能远不如医生。还有,消费者都觉得做医美贵,很大一部分是机构的营销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轻医美”有那么多平台在竞争,最后争夺的是医生的时间。但医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能够线下跟患者沟通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哪个平台做得更好、效率更高,让消费者更信任,医生就会把更多时间放在这个平台上,慢慢形成良性循环。如果有一天做医美的互联网平台,都能让医生和消费者直接面对面,不少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