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镇长团工作是江苏省推动人才强省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从省内外高校院所、机关企业选拔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到区镇挂职,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桥梁纽带”和企业高校院所的“双面胶”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自2012年开始,已有9批科技镇长团,累计105名专家到海安挂职。去年8月份,市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走马上任,14名团员分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江苏省科技厅等著名高校和机关企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促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与地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0余份,签订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6项,合同金额300余万元,协助企业申请专利5件。团员们沉下身子,主动对接企业,引人才、聚项目,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科技镇长团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我们基地里种植的很多果品都是市面上的新品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江苏麦迪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元建激动地告诉记者。他口中的“基地”就是“南京农业大学海安胡集果品特色产业基地”。
该基地是经过市科技镇长团新老团员的前期调研和牵线搭桥,由南京农业大学、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胡集街道、江苏麦迪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而成。基地以江苏麦迪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进行南农大葡萄新品种等特色水果的种植示范和推广,促进和加快高校果品研究成果在海安转化。“希望基地在加速果品等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的同时,也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海安农业更强,这也是我们镇长团的应尽职责。”作为该项目的对接人,来自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於朝广如是说。
人才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市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团员们发挥自身优势,不断为海安凝聚人才力量,引进国家级人才10人、省“双创计划”22人,总数居南通市前列。“我们接下来还会带着企业的问题和需求走访高校和院所,宣传海安人才政策,吸引人才创业就业在海安,共创海安美好的明天。”来自东北大学的邓永胜表示。
“科技镇长团一肩挑两担,一边服务地方,一边为科研院所、高校牵线搭桥,更加要扮演好‘智囊团’角色。”副市长、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团长刘志国认为,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建成“科技强市”,科技镇长团要为海安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为此,科技镇长团围绕创业项目培育、优秀企业发展等需求,以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团队为依托、企业项目转化落地为目标,先后促成了上海交通大学与天楹集团总金额150万元的“混合可回收物机器人智能分拣技术”合作项目、重庆大学与茂裕环保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总金额30万元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的膜生物反应器研发”合作项目。东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与海安的企业也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
团员们个个干劲十足,来自重庆大学的何鹏正在积极推进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与江苏黑马森田机器人有限公司合作申报江苏省双创项目,来自同济大学的罗敏正在积极推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六院的光机电一体化新型焊接设备项目……
“第十三批科技镇长团团员们有技术、想合作、愿意跑,像雷达一样,扫描企业难点痛点,积极发挥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项目资金争取的桥梁纽带作用。希望各位团员继续发挥企业和高校间的‘粘合剂’作用,让学校更多创新成果在海安生根发芽,为我市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不竭动力。”刘志国表示。(记者 吴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