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江苏运输市场繁荣活跃 出口企业“一箱难求”

  2月7日,据长江引航中心统计,开年首月,引航船舶实现“开门红”,进出长江国际航线船舶达3123艘次、载货量达3244万吨,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6.3%、14.97%,江苏沿江港口国际贸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连日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到全省数个交通运输窗口调查发现,运输市场繁荣活跃,出口企业甚至“一箱难求”。

  港口运输繁忙

  贸易发展蒸蒸日上

  2月5日,连云港港口码头,吊车为几艘远洋运输轮装卸集装箱,一艘满载出口汽车的滚装船等待离港,一派繁忙景象。

  连云港港口集团工作人员杨开林介绍,据统计,1月份,连云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206.49万吨,同比增长3.87%,集装箱完成40.29万标箱,同比增长1.54%。

  2020年,连云港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52亿吨,同比增长3.46%。去年连云港港新开8条集装箱航线,其中2条近洋航线,1条外贸内支线。全力打造的滚装出口、高费率杂货出口、海河联运等特色品牌发展迅速,成功开拓了小汽车新品牌出口市场,新开辟“连云港-海参崴”班轮航线,滚装业务版图进一步拓展。

  去年下半年至今,江港也越来越繁忙。从南京港到太仓港,集装箱码头,桥吊、集装箱卡车每天作业不停。

  1月29日,南京港迎来船长235米、载重吨7.5万的大型海轮“国裕702”号,这是史上首艘船长突破230米、7万吨级的运输船舶驶入南京。2020年,进出南京港的5万载重吨散货船约1100艘。

  “今年1月,省港口集团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实现逆势‘双增长’,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015万吨,同比增长13.75%;集装箱吞吐量62.7万标箱,同比增长22.9%。”江苏省港口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南京港完成货物吞吐量、集装箱量同口径同比分别增长20.59%、5.28%;扬州港货物到货量和吞吐量同比增长均超50%,刷新历史记录;江苏远洋集装箱运输量同比增长31.6%。

  “当前,江苏沿江港口国际贸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长江引航中心副主任吴福康表示,1月份,引航船舶势头旺,进出长江国际航线船舶达3123艘次、载货量达3244万吨,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6.3%、14.97%。进出长江的船舶大型化趋势依然明显,从引航船舶种类看,1月份集装箱船、成品油船、铁矿石船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8.31%、27.45%、17.17%。

  去年起,我国外贸出口呈现增长态势,从区域上看,去年底以来,长三角地区外贸业务增势强劲。中国外运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甲伢表示,这其中,包括因海外受疫情影响而转移至中国的订单增加了。持续数月旺盛的出口,也导致越来越多的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周转速度变缓,甚至很多箱子滞留疫情中高风险区一时回不来。集装箱供需目前出现失衡,不少企业“一箱难求”。

  中欧班列增长

  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2月6日,位于京杭运河畔的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货场上堆满集装箱,吊装的机械有条不紊升降搬运,又一批货物即将从苏州直接发到欧洲、俄罗斯等地。现场工作人员说,今年春节期间,从苏州进出的中欧班列不停班。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苏州中欧班列不仅将苏州的电子产品、工业用零件、纺织品等运出国,还拉回了俄罗斯糖果等食品,助力推动苏州市场‘卖全球,买全球’的双向运输通道良性发展。”苏州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晓飞介绍。

  苏州市运输管理处货运与物流管理科工作人员郑竞恒感叹,出口需求太旺,现在,缺集装箱成为“喜人的烦恼”。

  中欧(亚)班列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重要载体。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去年初以来,江苏中欧(亚)班列营运能力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2020年全省中欧(亚)班列共开行1395列,同比增长24.67%,开行数量创历史新高。货值达到123.4亿元,同比增长54.4%。其中去程988列,同比增长21%;回程407列,同比增长34.4%。今年1月以来,相关数据仍处于增长状态。”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国际市场不断扩大,中欧(亚)班列线路和通道拓展取得重要突破,目前共开通25条线路,其中欧洲12条、中亚10条、西亚1条、东南亚2条,线路覆盖欧洲17国20多个城市、中亚5国近50个城市、东南亚3个城市。

  得益于此,运贸融合发展亮点频现——截至2020年底,徐州进口班列208列中木材进口占比超过90%,促进了本地木材产业集聚发展,并通过班列平台吸引15家公司落地注册、新增进出口贸易额1.3亿元。苏州班列公司推动业务创新,成功开行了跨境电商班列和两个苏州自贸区专列,并与俄罗斯KDV集团达成进口协议,全年已进口1.98万吨、4000万美元糖果。同时,防疫物资运输快速增长,累计向欧洲、中亚发送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总重达到3331吨、货值超过9500万美元。

  集装箱供不应求,运费跟着上涨了。中哈物流公司副总经理左学梅表示,中哈物流班列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2021年,全省班列开行数量预计同比增长20%以上,全年开行力争超过1650列。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局长宋国森介绍,下一步将支持苏州、南京依托外向型经济优势,增强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高端商品进口功能,重点拓展欧洲线路。紧密跟踪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欧洲、中亚和东南亚贸易需求,加强与外贸企业沟通合作,鼓励依托中欧班列线路开展跨境贸易。积极拓展“班列+”业务,推进班列+跨境电商、物流平台、自贸试验区、产业园、国际邮件等业务模式,扩大贸易和消费需求,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能合作,实现以物流推动贸易、以贸易推动产业拓展的新格局。

  物流转向新通道

  运输成本降不少

  数家外贸出口企业表示,近几个月集装箱缺乏问题一直存在。为“出货”,企业通常能早则早预订箱子,还得增加物流预算,特殊产品干脆通过空运解决。

  面对繁荣活跃的运输市场,据了解,一些集装箱制造企业收获的订单迎来“春天”,开足马力加速生产。另一方面,省交通运输厅表示,正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构建高质量物流网络,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全面服务货物流通。

  2月6日,一艘满载出口集装箱的内河驳船从苏州园区港出发开往上海外高桥港区,船上货物将从上海搭乘国际班轮运往墨尔本。

  “通过内河水运与海运连接,2020年苏州园区港水路装卸业务达到11万标箱,较2019年增长了79%。”曾甲伢说,按照以往规定,这批货物出口走海运,必须先到上海港、太仓港等海运一线港口提取空集装箱,回来装好货物后再通过货车运至一线港口装船出海。如今,从园区直接走水路发货,直接进入国际航线,帮助企业解决提箱等一系列困难,提升了通关贸易便利化水平。

  作为江苏省内规模最大的内河港码头之一,苏州园区港逐步发展成为苏州地区外贸集装箱直通长三角一线港口的重要水路通道。曾甲伢介绍,目前苏州园区港稳步运行至上海港集装箱内贸“水水中转”支线、至外高桥集装箱外贸“陆改水”航线、至太仓港集装箱外贸“陆改水”航线。

  2月7日,伴随着清脆的鸣笛声,一列满载进口铁矿石的集装箱班列从连云港港驶入淮安新港,准备运往淮钢。

  铁矿石集装箱班列是淮安新港铁路运输结构调整、服务地方企业的拳头产品,目前,按每天一列运行。“相比较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每年至少为淮钢节约超过200万元成本。”谈起给企业带来的物流实惠,淮安新港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蓉介绍,“我们和金湖一家蹦床企业合作后,原来他们通过公路运货到上海,一个集装箱运输成本大概在6000元左右,现在通过铁路运输一个集装箱成本能节约2000元左右。”

  “同样,韩泰轮胎从淮安新港进行外贸出口运输,每个集装箱走公路运输至上海洋山港,费用约6000元,而从我们港口走水运只需要2500元,节省近60%。”淮安市港口物流集团集装箱分公司总经理李威说,淮安及周边企业的外贸集装箱通过淮安港报关报检后,经上海港可中转至世界各地,利用内河集装箱运输,淮安每年为地方企业节约物流成本上亿元。

  当前,江苏水运集装箱业务凭借不断优化、织密的航线网络和日益凸显的整合红利,愈加受到企业青睐。铁水多式联运正改变着区域进出口企业的发展思路。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1个内河港口、19个作业区开展内河集装箱装卸业务,苏中、苏北和苏锡常地区全部开展了内河集装箱运输业务。有20家航运企业投入100艘船舶、6463标箱运力从事内河集装箱运输,已开辟至上海、连云港、太仓、南京等沿江沿海港口的67条内河集装箱航线。全省沿江沿海4个港区和内河4个港口疏港铁路已建成并投用,实现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让企业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推进货运铁路扩能、水路运输升级、多式联运提速,促进大宗货物、集装箱等货种逐步‘公转铁’‘公转水’。”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陆永泉表示,到2025年,江苏铁路和水路运输的比较优势将进一步发挥,铁路货运里程达到1800公里,省干线航道达标里程达到2600公里,铁路通达全省所有重点港区。与2020年相比,铁路货物发送量增长500万吨以上,全省集装箱公铁联运、铁水联运量增长30%以上;内河集装箱运输量达到100万标箱;全省中欧(亚)班列开行数量稳定在1000列以上。

  □ 本报记者 梅剑飞 实习生 邵若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70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