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示范区”新年第一会, 热气腾腾谋发展

  牛年伊始,万象更新。2月19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迎来“新年第一会”——示范区建设重大项目对接会。自2019年11月1日示范区正式揭牌以来,这片包含青浦、吴江、嘉善共2413平方公里的长三角一体化“试验田”,瞄准“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展现出超越局部利益和传统思维的“想象力”。正因此,示范区的“新年第一会”备受各方关注。

  新的一年,示范区将如何发力?先行启动区谋划了哪些重点项目?示范区执委会、青吴嘉两区一县、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五镇、示范区开发者联盟相关负责人围桌而谈、畅所欲言,“热气腾腾”共谋发展,为示范区“发力年”勾画美好蓝图。

  挂图作战,重大项目“火力全开”

  从揭牌至今,示范区这个一岁多的“新生儿”已从“萌芽”走向“开花”。“如果说去年示范区主要是在规划、探索,那么今年就是全面发力。”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组组长刘锋对今后的发展信心满满,“拉框架、出形象,争取3年大变样。”

  会议上,一幅年度“作战图”引人注目:在两区一县的地图上,用五种鲜亮的颜色标出今年65个重大项目的所在地。其中,互联互通类项目12个,生态环保类项目10个,创新发展类项目17个,公共服务类项目26个。相比于2020年重点项目,此次的“项目库”更大、“含金量”更高,覆盖了交通互联、生态共治、产业共建、福利共享等诸多方面。

  “其实,仅从先行启动区五个镇看,今年重点打造的远不止这65个项目,这65个项目其实是示范区执委会要着力推进的项目,其最大特征是‘跨界’。”刘锋表示,比如,今年将推进8条断头路建设,力争开工4-5条,让三地“近在咫尺”却又“割裂”的状态逐步成为历史。

  三地人民已经尝到一体化的“甜头”。去年11月9日,吴江汾湖康力大道对接上海青浦东航路段顺利通车,标志着示范区挂牌成立后首条省际“断头路”终于被打通。自此,从吴江汾湖到青浦金泽的车程,由40多分钟缩短到了5分钟,两地居民走亲访友更方便了。

  记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互联互通项目中,除了断头路的建设,还把上海地铁17号线向西延伸列入计划,17号线直抵苏浙指日可待,三地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

  各美其美,才能美美与共。纵览示范区年度重点项目清单,青吴嘉两区一县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力争把最优质的资源和最有潜力的发展要素留在示范区。青浦华为研发中心、网易上海国际文创科技园、美的上海全球创新中心、阿里巴巴长三角智能计算数据基地项目等产业项目将在今年有序推进。各地公共医疗和高端教育资源也将纷纷“落户”示范区,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新城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盛泽分院、苏州华锐双语学校一期、吴江与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合作办学项目等。

  积极探路,“先头部队”紧抓两大关键词

  如果说示范区位处长三角“C位”,那么660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堪称“C位中的C位”,是示范区发展的“先头部队”。这片江南水乡涵盖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和金泽镇、苏州吴江区黎里镇、嘉善县西塘镇和姚庄镇。当天,五镇负责人轮番上台,介绍2021年的重点发展计划和重大项目情况,希望寻求高水平的合作伙伴。记者注意到,产业升级和文旅发展成为两大“关键词”。

  “去年年底,长三角(上海)金融产业园在朱家角正式揭牌,目前基金注册规模已突破千亿元。下一步将加强金融、基金产业的导入,集聚一批优质高端的金融企业,打造基金产业和绿色金融集聚区。”朱家角镇党委书记高健首先登台,向开发者联盟的企业代表发出邀请,“希望携手共进”。

  不仅是朱家角,汾湖也在抢抓机遇,助力产业升级。“今年将重点推动‘一带两环四片区’建设,预计投资额达397亿元。”黎里镇党委副书记吴云为将重大项目建设计划和盘托出,“两大高铁在汾湖交汇,高铁科创新城片区建设是重中之重,我们将以苏州南站为基础,建设融合交通换乘、商旅、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站一体化空间,预计总投资70亿元。”

  西塘镇大舜村曾被命名为“中国纽扣之乡”。“纽扣产业转型升级,是缓解资源和环境制约的必经之路。我们计划三年内腾退企业1500家,腾出土地1600亩。”西塘镇镇长马红屏表示,做“减法”的同时,更要做好“加法”,将打造嘉兴综合保税区提升项目,用5年时间打造总收入千亿级的高能级产业平台。

  “示范区原本是自然资源最好之地,但快速工业化让环境受到影响。”会上,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听得非常专注,“五镇都强调产业转型升级,这样的发展思路无疑是对的,也为将来示范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打下基础。”

  示范区独特的地理文化、市井传承,孕育了一座座江南古镇。仅先行启动区内,就聚集了黎里、西塘、朱家角、金泽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镇。

  朱家角古镇呈现“人”字形,是我国首批特色小镇。“朱家角正在进行江南水乡古镇的申遗。”高健介绍,今年将投入120亿元,在古镇及周边实施全面的城中村改造,重构古镇文旅空间,打造一批高品位的民宿,提升接待能力。

  无独有偶,围绕古镇文旅发展,汾湖也亮出“计划图”。吴云为也透露,“芦墟古镇将实施风貌提升计划,助推古镇沿线设施改善和地块整修利用,为古镇注入新业态打牢基础。该项目已被列入吴江重点示范项目。”

  双向赋能,示范区离不开“集团军”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示范区之所以被称为“试验田”,是因为正在蹚一条没有车辙与脚印的路。“示范区示范了什么?引领了什么?说到底,就是为跨省域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探路。”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示范区作为一支集结多方力量的“集团军”,光靠政府是不够的,还要让市场和社会赋能,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等走进示范区的舞台中央,这也是新年第一会确定为“重大项目对接会”的原因。

  从成立之初,示范区建设就强调凝聚各方力量,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成立开发者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已扩大至25家,几乎都是行业领导者。会议现场,17家开发者联盟的企业代表如约而至,记者了解到,其中不少企业负责人都是当天上午从外地飞抵上海。

  相比于普通投资者,开发者联盟更像维系在两区一县间的纽带,让好经验、好理念在示范区内复制推广。“在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和新加坡园区规划经验的基础上,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发挥平台优势,2020年先后引进优质项目18个,总投资超130亿元。”中新集团嘉善副总裁蔡张理说,新的一年,园区将继续“招大引强”,打造一批标志性、景观性的基础设施项目。

  政府与企业对接需求、双向赋能,开发者联盟的“强磁场”让示范区成为一片有风景的热土。2020年,三峡集团牵头发起成立开发者联盟并担任联盟首任轮值执行长,且投资建设完成示范区首个跨区域合作项目——环元荡岸线贯通工程示范段环境提升工程,目前元荡慢行桥已成为示范区内的重要地理标识之一。

  “听了示范区的重点发展计划和重大项目的考虑,真是心潮澎湃,深切感受到示范区建设的勃勃生机。”三峡集团上海总部总经理石小强现场宣布,接下来,三峡集团将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深度参与示范区建设,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投资1000亿元,并带动其他社会资本投资1000亿元进入示范区。

  市场赋能、集团作战,开发者联盟是示范区探索从项目协同迈向全面一体化合作模式的“法宝”。在张忠伟看来,尽管目前开发者联盟只有25家企业,但成员们作为行业领导者,有着超强影响力,示范区与联盟需要继续扩大“朋友圈”。“激发市场力量、释放制度力量,让要素在区域间更好流动,才能真正写好示范区这篇‘大文章’。”(沈佳暄 许海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72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