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海门区2020年度工业企业百强名单揭晓,海螺水泥以全年1.1亿元的入库税金总量荣登全区工业百强企业首位。名单揭晓的同时,2020年入库税金和应税销售数据也同步出炉:全区工业百强企业累计完成应税销售475.8亿元,同比增长16.3%,总量占全区比重32.3%;实现入库税金19.2亿元,同比增长2.8%,总量占全区比重57.6%。入库税金和应税销售占全区比重较2019年实现了“双提升”。
百强工业企业的蓬勃发展,是海门注重培育工业大企业,筑牢工业经济“压舱石”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海门大力实施“1532”工业大企业培育计划,通过大项目突破、企业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等路径,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加快构建工业大企业梯队格局,去年6家企业应税销售超20亿元。
海门区委、区政府从体制机制、政策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着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大项目建设快提速。去年,全区新开工超10亿元重大项目30个,在南通项目建设年度考评中名列第二。大项目快建设,加快了竣工转化,为企业产能快速发挥、不断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
从刚揭晓的百强工业企业看,出现了21家“新面孔”。海门开发区大艺机电公司是近年来投入的重大项目,该企业竣工后不断追加投入,企业产能快速提升,去年入库税金6706万元,跻身百强企业前五强。海门港新区的艾郎风电公司是南通市级大项目,去年全面投产,实现应税销售19.66亿元,入库税金1528万元,增幅较上年增长数百倍以上。
在大项目突破中培育大企业的同时,海门更加注重企业内涵式发展,坚持以亩均税收考核为导向,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力度,积极开发新产品,全力拓展新市场,努力实现新发展。
入围的百强企业,去年几乎家家有新投入,企业的创新能力比较强。光缆起家的通光集团,30年来专注“一根线”,去年“航空导线”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五批制造业单打冠军产品,企业还蝉联2020年度中国线缆行业100强企业、中国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去年集团在海门企业实现应税销售18.87亿元,入库税金5619万元。万高药业公司积极应对政策与市场变化,花巨资全力开发项目新产品,构筑了新产品开发链,同时,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去年入库税金高达8452万元。振康焊接机电公司在巩固提升焊接机械市场的同时,积极开发工业机器人,并通过与相关企业联合创新,拓展工业机器人市场,去年入库税金2001万元。
此次,海门79家企业继续列入百强名单,34家企业实现了排名的上升,占比达到43%,其中,大艺机电一举跃至第四位,较2019年上升32个位次,世泰实验器材、上海建工等10家企业上升超20个位次。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海门将“1532”工业大企业培育计划升格为工业大企业(集团)“领航”计划,预计形成工业应税销售超10亿元企业20家,其中计划培育30亿元及以上企业7家,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起点起新程。
“我们将梯度培育一批应税销售100亿、50亿、30亿、20亿级的规模工业企业,实施‘一企一计划,一企一目标,一企一服务’,全力打造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大企业。”海门区发改委主任俞军说,与此同时,加强产业对接,进一步打通大企业“双链”内循环;以头部企业为核心,上延下拓,提升企业总量,做大产业规模;筹备开展产业链龙头企业供需对接活动,将关联企业组织起来,加强本地协作,力争部分龙头企业在外采购环节“内迁”,全力打通区内“双链”循环,多措并举助力企业拓新局、强发展。
借力资本市场上市有助企业做大做强。年初,海门区政府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推进企业上市挂牌的若干政策意见》,新政策从1月1日起开始实施,相比原有政策,呈现五大亮点:首次将企业上市直接奖励由300万元提高至500万元、首次明确企业股改的奖励标准和补助范围、首次对高层次资本运作人才给予补贴、首次出台对选择以海门作为上市注册地的区外企业专项奖励意见、首次提出实施企业上市苗圃工程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上市的奖励扶持力度。(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