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长三角再次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为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高水平规划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促进长三角地区深化改革、协同开放,近日,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
从初始面积约86平方公里,到151平方公里,再到整体面积将超7100平方公里,持续扩容的“大虹桥”,将给长三角人以怎样的期待?率先接棒的江苏,又将如何全面对接这一国际开放视窗?
“高能核”势成,“大虹桥”崭露头角
过去,在上海西部郊区有一条宽宽的浦汇塘河,清澈的河水两岸有一座望云桥,雨水下过,一道彩虹凌空腾起悬挂在桥上,后来人们就习惯性称呼这座桥为虹桥。时代变迁,当地地名也从虹桥乡更迭为虹桥镇。
直到2009年7月10日,虹桥商务区设立,构建“上海西部中心”的蓝图逐渐在虹桥人心中萌芽。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西上海的战略级规划出炉,虹桥经济开发区被命名为大虹桥,“大虹桥”这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建设也正式启动。
“大虹桥”之于长三角,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在虹桥商务区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中便可见端倪:带动上海西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长三角通向亚太地区的新门户;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高端商务中心。
2019年,虹桥商务区成立十周年。这一年,“大虹桥建设”再次提上议程。10月20日,上海市市长应勇在第32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提出,要把虹桥商务区建成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次月,《关于加快虹桥商务区建设 打造国际开放枢纽的实施方案》就正式发布,足见上海对“构建西部中心”筹备之精心。
随着一系列政策持续加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进入加速阶段。最新的上海“十四五”规划更是将持续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功能”并提。
新年伊始,长三角的“大虹桥”正式“合体”。《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
“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主要承担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等功能;“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南向拓展带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江海河空铁联运新平台。
从地理上看,虹桥是长三角折叠起来的中心,辐射能量巨大。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张春龙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直接影响苏浙与之相连的毗邻地区,而安徽与虹桥看似相去甚远,但就目前高铁、高速布局而言,空间上的距离也已不是问题。可以预见,今后‘大虹桥’将面向整个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进行辐射。”
“虹桥圈”外延,“苏大强”率先接棒
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花结果,再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宏大设想,苏州始终是最积极的参与者和最友好的“邻居”,成为勾连起上海与江苏的“龙脖子”。
记者注意到,国务院批复《总体方案》的落款时间是2月4日。而次日,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规划管理处、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中国规划院上海分院即联合召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协同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签约暨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座谈会。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总体方案》对北向拓展带“中央商务协作区、国际贸易协同发展区、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区”的定位,课题将从功能体系、交通网络、空间格局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
作为江苏接轨虹桥的第一站,昆山与虹桥跨界共建共享的步伐从未停滞。“2018年,昆山就与包括虹桥商务区在内的上海嘉定、青浦、松江3区和虹桥、张江2园区签订了‘4+2’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践联盟。”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说,聚焦虹桥商务区“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功能,昆山在做对接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顶层设计时,都已将对接虹桥作为重点内容。
“太仓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就实施了‘接轨上海’的发展战略,‘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继续把‘融入上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太仓市市长汪香元说,从“接轨上海”到“融入上海”,近年来太仓聚焦“六个同圈”,谋划推动沪太“率先同城”,走出一条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道路。
凭借京沪高铁苏州北站到上海虹桥仅需20多分钟的时空优势,苏州相城早在三四年前,便全力对接虹桥,围绕相城区所发力的智能交通、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频繁招商推介。用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的话说,直接融入的方式,既能带动相城下一步发展,同时也为上海虹桥带去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商流。
此次扩容,上海虹桥商务区这艘“航母”将依靠身边的“护卫舰”“巡洋舰”共同前进。“这不仅意味着范围的扩大,更代表四地与虹桥的深度融合,大家不再仅仅是‘苏州人’,而且还是‘虹桥人’。”昆山市市长陈丽艳打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方,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不仅是长三角的“大地原点”,更是上海大都市圈的“核心空间”,昆山也将从之前的“接轨上海”演化为“同城融入”。
与沪同城、一体发展,是三地不约而同的关键词。昆山外向型经济明显,制造业产业集群庞大,尤其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领域亟需保障供应链安全,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时,昆山正不断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相城与虹桥在产业、商务、平台、资本等方面的协同互动发展,让人们看到了临沪板块“卫星城”的未来——不仅仅做上海的“睡城”;太仓则瞄准做亮“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鲜明标识,加快打造苏州对接上海重要枢纽门户城市。
“聚能环”汇集,“包邮区”进发国际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是继上海青浦、苏州吴江、嘉兴嘉善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之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向深水区的另一标志性事件。对长三角各地而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到底意味着什么?北向拓展带以外的江苏其它地区,又将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发展?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汇聚了机场、高铁、地铁等诸多要素,是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从《总体方案》来看,是想将交通枢纽转换成长三角要素集聚和辐射的枢纽。”在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雯看来,这其中包含两大关键词,即“开放”和“合作”。
“‘合作’主要体现在,将开放枢纽的范围扩大到了苏州和嘉兴等地,体现了跨区域合作共建;‘开放’则体现在,长三角可以共用这一平台,更好地与国际大循环连接,撬动全球资源。”陈雯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昆山积极对接上海的科创资源,也达成了很深的合作,但客观而言,上海自身资源也是有限的,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目标是进发国际,大家共建共享,携手撬动全球资源。”
全方位对接上海,一直是南通的战略构想。“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不仅对苏州是重大机遇,对南通亦然。”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告诉记者,虽然南通并不直接在北向拓展带中,但是北向拓展带中的部分地方与南通隔江相望,非常近。“南通的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已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形成呼应,比如南通新机场的建设,以及北沿江高铁、沪苏通高铁等,这些不仅让北向拓展带辐射到南通,更可辐射到整个江苏沿海。对于江苏不少城市而言,原先在全球高端要素的配置中并不占优势,但通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大家可以直接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
不少人担心,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建设,会不会对江苏产生虹吸效应?
对此,陈雯认为,虹吸会有,但不必过于担心。“发展从来不是关起门来的,而是在竞争中做强自己。比如,江苏可以利用此次机会,培育自己的商务集聚空间。商务集聚空间其实是分等级的,并不是只有虹桥商务区,南京、苏州等城市都有自身区域性商务服务的空间,可以通过这些空间和虹桥进行呼应。”
(新华日报记者 王建朋 沈佳暄 许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