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数字化提升传统农业镇海水果番茄 住进“数字化大棚”
“棚内温度16.2℃,土壤温度13.5℃……”近日,走进宁波镇海庄市可可农场,记者看到水果番茄大棚门口的显示屏上,实时滚动着棚内温度、光照等数据。该农场今年新安装了智慧管理系统,大棚内各项数据通过传感器和物联网,实时传输到云端,管理人员通过手机、电子屏就能了解棚内情况。
“镇蜜”水果番茄是可可农场的主打产品。当前,水果番茄处于成熟期,上色和糖分积累需要充足的光照。“最近阴雨天气多,光照不足,需要补光。”农场管理员刘强打开手机上的“数字农场”APP,点击按钮开启补光灯,棚内安装的暖黄色照明灯随即亮起。
除了补光灯外,大棚里安装的棚膜、遮阳棚、风机、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综合传感器、摄像头等46个数字化设备均能通过APP远程实时控制,一键启动和关停。
“首批5个数字化大棚投资成本每平方米300元。”农场负责人庄黎波告诉记者,虽然一次性投入大,但每个大棚至少能省两个人的人工成本。据介绍,数字化大棚的使用寿命有10年至20年,不但能有效降低用人、用水、用药成本,亩产值还能提高几千元,经济效益明显。
同时,该农场内还设立了气象站,气温、湿度、气压等实时监测,一旦灾害天气来临,可以提前预警。
目前,可可农场的智慧管理系统实现了农产品生产的可视化和生产设备的智能化,并能为今后的生产提供数据支持。下步,该农场将建设水肥一体系统,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精准化种植,实现全程用药标准化、可追溯,最大限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据悉,镇海从去年开始推广数字农场项目。目前,该区已有6家数字农场,主要种植水果番茄、草莓、葡萄等经济作物,亩均收益达到10万元,产量、产值较其他传统农场高出20%以上。(沈孙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