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抚今追昔,一个词在上海企业家群体里慢慢热了起来——“沪商精神”。
在讨论“沪商精神”之前,有两个流行的说法需要讲一讲:
“只听过浙商、徽商,哪里听过什么沪商”
“上海这座城市对外资、国资青睐有加,对民企则有些重视不足”
答案真的是这样吗?最近,在上海市工商联举行的系列研讨会上,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和来自一线的企业家讲述,向我们展示了沪商是个什么样的群体、上海民营经济是个什么样的面貌。
上海民营经济:与外企、国企鼎足而三
作为国际大都会,上海的外企、国企都很强。截至2020年底,上海累计引进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771家,外资研发中心达481家,位居全国首位。宝武钢铁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央企扎根上海。包括上汽集团在内,上海的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24万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地方国资重镇。
在人们的直观印象中,上海的民营经济似乎要逊色很多。但统计数据显示,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在最近举行的“沪商精神”专场研讨会上,上海市工商联披露了一组数据:2020年,上海的民营经济完成税收收入4777.70亿元,占全市比重达38.6%,较2019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科创板已上市的37家上海企业中,民营企业达到22家。
这样的数据说明,上海民营经济并不弱,而是与外企、国企呈现鼎足而三的格局。上海市工商联主席寿子琪说,上海的民营经济质量是高的,民营经济对上海的贡献是大的。
上海市委负责人一直强调,上海并没有什么对某类所有制企业的特殊偏好,民营企业一直被视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上海也将进一步创造让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民企感受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有人以为上海没有民营经济的‘基因’。其实,这个基因的烙印是很深的。”
沪商群体:不是籍贯概念 而是地域概念
说完上海民营经济的基本盘,再说说奠定这一格局的沪商群体。
相比大名鼎鼎的浙商、徽商,沪商这个群体的知名度并不高。一些参加研讨会的企业家也表示,虽然在上海打拼多年,但很少参与沪商精神方面的研讨。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很多企业家都提到了,沪商更多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籍贯概念。
怎么理解这句话?在去年的上海市浙江商会年会上,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有一句精辟阐述:“在上海创业发展的浙江籍企业家是浙商,但同时也是沪商。”
寿子琪说,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全国各地的人都来“闯上海滩”,所以沪商不是籍贯概念,而是地域概念。并且,这个地域概念好多年前,在上世纪初甚至更早一些,就已经存在了。
且不说荣毅仁、刘靖基这些在上海发展壮大的沪商,近年来引发广泛讨论的民族企业家张謇,也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熊月之说,张謇常年奔走于南通和上海之间,在上海创办了各种各样的实业,包括大生上海事务所、上海大达轮步公司等。此外,民国初年张謇曾主持筹建上海吴淞商埠,还先后资助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等。“包括张謇在内的一批人,有力维护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用今天的话说,他们是长三角的灵魂人物。”
沪商精神:爱国有传承 诚信是特质
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除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好,也离不开一代代沪商的奋斗。“以‘爱国、敬业、诚信、进取’为内核的沪商精神,既是上海企业家的精神品格,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黄国平说。
“爱国、敬业、诚信、进取”这八个字,可谓字字千钧。从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到正在建设的“五个中心”,在上海这个大舞台上,能够演绎数量众多而又精彩纷呈的企业家故事,与这八个字密不可分。
在八个字的沪商精神中,“爱国”排在首位,可谓源远流长。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说,老一代沪商先贤追随党的步伐,一边致力于发展民族工商业,一边以各自不同的形式,支持中国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以荣毅仁、刘靖基等为代表的沪商人士,无论个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对党的事业一直抱有信心,听党的话、跟着党走,从来没有动摇过。
“同时需要看到,上海开埠以来,因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是‘货通天下’的起点和终点。不仅上海货要流通全国、全国货经上海出口到世界,外国货也大多经上海转运到全国。在这个意义上,上海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做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城市之一。沪商如果缺乏诚信、敬业的素质,根本无法自成一派,也无法成就一番大事业。” 汤亮认为。
沪商的这些精神特质,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对当下和未来的启示。
国内最大民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的创始人王正华,如今已年过七旬。回顾春秋“一飞冲天”的历程,王正华认为“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引擎。
“做航空以前,我以为航空公司几十亿元、几百亿元的身价,是不会欠钱的。做了航空以后,才知道行业内没有不欠钱的公司。不仅欠银行的钱、机场的钱,连国家的钱也敢欠。” 王正华说,春秋从起家之初,就提出无论做旅游还是航空,不欠任何人一分钱。
春秋的不欠钱并非不借钱,而是所有的款项要及时支付。做到这一点,知易行难。“比如协议上是10日付,我们9日就把款打给对方。连我们的财务都嫌麻烦,因为碰上节假日的时候需要加班。”王正华笑言。
养大眼界、做大事业、展大情怀
“以‘爱国、敬业、诚信、进取’为内核的沪商精神,蕴含着宽阔的眼界、敏锐的思想、创新的勇气、实干的精神和良好的品质,要求企业家始终能够把个人抱负和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始终能够把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紧密相连。”在最近举行的新沪商联合会第四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郑钢淼说。
郑钢淼认为,在上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历史进程中,民营企业家只有养大眼界、做大事业、展大情怀,才能更好弘扬传承“沪商精神”。
诚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上海的民营经济还要不断发力。这不仅是总量上的,更是结构、质量和价值观上的。
百年以前,民族工业先驱张謇有一句名言:“不知世界何以知国”。新一代的沪商,身处开放最前沿上海,更加需要宏阔的世界眼光。
“我在华东理工大学读博士时,发现国内实验室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科研物资,价格贵不说,周期还长。小到试剂耗材,大到精密仪器,这些产品和服务与国家的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息息相关。” 作为国内首家不休学、不退学的大学生科创板上市公司,泰坦科技创始人谢应波带领团队开创了国内“科学服务”的新赛道。
瞄准世界500强赛默飞等行业巨头,谢应波等创始团队用租来的实验室搞研发,从产品进口替代,到品牌进口替代,如今已形成科学服务领域的自主品牌矩阵和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有着波澜壮阔的资本市场,造富神话并不鲜见。从桥梁缆索制造、先进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再到高温超导技术,奥盛集团董事长汤亮最闪亮的标签是“实业”和“创新”。
“制造业是国家整体发展的‘压舱石’。”汤亮说,唯有实体经济的繁荣,才是富国之基;唯有制造业的强大,才是强国之本。坚守实业报国情怀,进取再进取,创新再创新,应当是新一代沪商的追求目标。(记者 何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