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徐州发布"实力徐州"规划:拉高标杆 加力提速

  8月17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徐州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总体情况和“实力徐州”相关规划。与“实力徐州”建设密切相关的重点专项规划主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业、总部经济、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能源等8项规划。这些规划注重专门针对性、精准操作性和任务实效性,拉高标杆、加力提速,为建设更具实力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提供规划引领。

  “实力徐州”是我市“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五个徐州”的首要目标,徐州作为典型的成长型城市和跨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产业支撑是城市实力的关键,枢纽功能是城市实力的体现,资源能源是城市实力的保障。《“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我市将聚力实施“114”产业集群梯次培育工程,充分发挥省级以上开发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全力打造“一体引领、两翼齐飞、多点示范”的雁式发展格局,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世界级地标性产业集群产值达3000亿元;新材料、新能源全国影响力产业集群产值均达1000亿元;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节能环保三个特色产业集群产值均达500亿元。

  《“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我市将努力建成区域现代服务业高地、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全力构建“1主5副”产业布局和“6+3”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25年,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00家,新增国家级服务业集聚区5家,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达3000亿元;新增省级智能工厂(车间)5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服务外包执行额达60亿美元;服务业重大产业项目计划完成投资约3000亿元;力争培育省级两业融合标杆企业8家,力争新增1到2家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聚焦我市全力构建“6+4+N”现代工业新体系,提出打造全国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四五”末“三个10000亿”奋斗目标(全市GDP突破10000亿元、工业产值突破10000亿元、工业开票突破10000亿元),积极引导每个县区发展2—3个特色主导产业,加快打造一批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培育1家3000亿、20家100亿级大企业集团,培育100家10亿级企业;每年实施不低于300项重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夯实产业发展后劲;五年内重点产业链建设50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围绕国家“3060”双碳目标,打造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每年遴选市级重点企业100个、县(市)区级企业600个,5年内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超过3000家,打造100家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

  《“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市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以徐州为中心、成环成网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十四五”一系列奋斗目标很提气:到2025年,3小时连通全国重点城市;2小时连通长三角核心城市;淮海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徐州市域“1小时生活圈”、徐州大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等。

  《“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我市将着力构建“通道+枢纽+网络”总目标,打造线下物流实体枢纽和智慧物流信息枢纽两类枢纽,建设陆港物流开放基地、商贸物流集聚基地、枢纽经济创新高地三个特色基地,构建一个支撑双循环的物流网络。到2025年,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幅6.5%以上。形成枢纽引领、集约高效、融合联动、智慧绿色的物流体系,建成“一带一路”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城市、淮海经济区物流中心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一核一环一带八综合八专业N中心”的重要物流产业布局。

  《“十四五”总部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我市将以引培“6+4”先进制造业和“6+3”现代服务业总部企业为主攻方向,实施重点领域总部企业引培专项行动,做大做强总部企业,不断提升总部企业人均产出率、人均财税贡献和资源利用率,实现提质增效发展。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达到90家、传统优势企业总部达到45家、生产性服务业总部达到40家、生活性服务业总部达到20家。

  《“十四五”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提出,我市将全力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样板、产业转型发展样板、区域中心城市引领资源连片地区协同发展样板等“三大样板”,到2025年,全市新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面积8.1万亩,主城区治理任务全面完成,县域治理任务加快推进,将采煤沉陷区所在板块建成中心城市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重要承载区、接续产业协同发展区;采煤沉陷区累计治理率达到80%,重点地区矿产资源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160亿元。

  《“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我市将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向绿色化、高效化、智慧化转型。重点任务是全面完善能源供应体系。统筹推进煤、油、气、电多种能源协同发展,确保能源安全。到2025年,全市煤炭供应能力稳定在4000万吨左右,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60亿立方米;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13.3%力争提升至21.1%;单位GDP能耗保持下降态势,电力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38%以上。(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实习生 韩玮)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07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