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年终报道:四种感观,字述上海的2021年

  紧迫感

  纵观这一年,上海展现出的是一种发展上的“紧迫感”。何以见得?这要从上海的四次季度工作会议说起。

  1月5日,2021年的首次市委季度工作会上,市委书记李强强调了四个字:“比学赶超”。

  李强指出,比学赶超,“比”是基础,要铆足“比”的劲头,比担当、比作为;“学”是前提,要增强“学”的主动,虚心学、深入学;“赶”是关键,要激发“赶”的动力,跑起来、赶上去;“超”是目标,要强化“超”的追求,打破常规、不断超越。

  4月6日,第二季度市委季度工作会上,李强强调“抓落实”。

  李强指出,抓落实,要特别讲求章法、特别强调专注、特别敢于担当、特别注重穿透。四个“特别”,道出的正是抓落实所必须坚持的方法论。

  7月2日,第三季度市委季度工作会召开。李强强调:“抓发展”。

  李强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用心用力谋发展、抓发展。要积极有为、主动作为,以更强紧迫感和更大力度,放大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不断巩固经济持续向稳向好的基础。

  10月9日,第四季度市委季度工作会召开。李强在这次会议上强调:“抓韧劲”。

  李强指出,抓收官冲刺,最重要的是要有韧劲,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坚韧不拔的劲头,不断巩固经济持续向稳向好势头、巩固疫情防控战略成果,对照全年目标任务,付出更加艰苦努力,持之以恒抓推进抓落实抓见效。

  从“比学赶超”,到“抓落实”“ 抓发展”“ 抓韧劲”,四次上海市委季度工作会议,可谓把上海发展的“紧迫感”贯穿始终。

  责任感

  在上海,为何要谈起“责任感”三个字?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通江达海的上海迎来更多国际范围挑战。但挑战背后蕴含的,更是机遇。

  2020年末,上海市委在临近新年之前召开的学习讨论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与上海各级干部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我们怎么在大变局中掌握发展主动权?”

  李强指出,机遇有“四大”:国家战略牵引机遇、功能引领发展机遇、都市导流创新机遇、区域协调发展机遇等,均可被上海借以强化集聚、提升能级。

  上海这一年来表现出的责任感,就来自国家战略牵引。简而言之,国家重大战略在上海落地,如何承接好,如何“乘势而上”?

  100年前,上海成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这是这座城市永恒的荣光。

  100年后,上海把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扬好红色传统,作为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和责任。今年5月21日,《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一部系统、全面的地方立法为这些红色印记“保驾护航”。

  辅德里是中共二大会址,2公里外,是中共一大会址;再向西约800米,是老渔阳里,《新青年》编辑部;近在咫尺,是新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

  “七一”来临之前,红色景点成为上海的“网红打卡地”,参观者以年轻人居多,静心感悟先烈的奋斗历程和精神财富。

  此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协同创新长三角”快马加鞭,“开放活力长三角”奋楫扬帆,“联通便捷长三角”日新月异,“绿色美丽长三角”深入推进,“幸福和谐长三角”成效显著……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2018年的24.1%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4.5%,对全国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提高。

  2021年,“十四五”开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继1990年之后浦东和上海,乃至国家的又一次发展机遇。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上海浦东发展目标笃定:站上更高水平。

  11月10日,第四届进博会落下帷幕。100多场配套现场活动,60多家参展企业集中发布100多件新产品、前沿技术及创新服务,达成合作意向273项,中国在上海短短几天展会时间里,向世界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活力。

  2021年年初,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这也意味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所在的“大虹桥”迎来发展新机遇。

  12月28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通报了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龚正在通报时说,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决策部署,全力战疫情、促发展,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做好明年工作,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对工作的部署上来,发挥好上海作为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风向标的作用,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服务。

  责任感,就是大局观。

  科技感

  人们总说,未来已来。

  但这种现象放在上海,用未来离人们越来越近,更加贴切。用“科技感”形容上海,其实是“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体现。

  这种“科技感”的表现,在于上海这座城市对于“数字”的使用,也在于对科技创新策源以及顶尖科学人才的吸引上。

  首先是数字化转型。

  作为上海“十四五”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城市数字化转型正进入发力推进阶段。

  细数一年来上海市针对数字化转型工作召开的专门会议,从意见到规划,再到现场推进,效率极高。

  1月4日,一项事关上海未来发展的重磅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发布,提出在经济、生活、治理三大领域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随后,上海市在5月、8月分别召开生活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经济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10月,上海市发布《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12月,上海进一步举行治理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聚焦高效能治理。

  一份《规划》引领,全市多次重大会议研究推进,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劲头,背后代表着一种未来城市蓝图的超前构想。

  其次是科创策源。

  科创策源是比科技创新要求更高的一种能力,是一种原创能力,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原创能力,以及在最新基础理论成果之上应用技术的研发能力。从长远来看,则是形成新技术造就新产业的能力。

  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上海的“科技感”,可以从浦西看到浦东,尤其是从张江看到临港。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未来车、智能造、数据港等高新技术产业星罗棋布于上海这张大地图上。

  截至2021年12月1日,上海的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6家,居全国各省份第二;首发融资额1455亿元、市值1.54万亿元,均列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上海“科创军团”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1%、238%。科技创新逐步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再次,是顶尖智慧的聚集。

  11月1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召开,68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30多位世界顶尖科学奖项获得者、数十位中国两院院士、132位各国顶尖青年科学家等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一场疫情,也让不少科学家们开始反思,要如何才能更好地与公众沟通,帮助公众理解科学,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从而反过来推动科学的进步。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主席罗杰·科恩伯格说,上海目前的条件也是顶级的,从人类疾病到气候变化,为一系列特别紧迫的课题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平台,“相信‘顶科协’相关研究项目能够产生世界性影响。”

  上海以全市之力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把来自全世界的“科技感”拥入怀中。

  包容感

  前不久,一位在复旦大学就读的塞尔维亚留学生告诉笔者这样一句话:“上海这座城市特殊的魅力在于包容,外国人来上海不太需要汉语,会英语就行。”

  乍一听这番话有些奇怪,外国人来上海怎能不会说汉语?

  静下来思考竟然发现这背后的道理,从表面上看或许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包容感”,但“包容感”背后,实则是上海整个城市的“软实力”。

  10月31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因为有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人员入园被紧急关闭,已在乐园的游客在离园时需要在出口处接受核酸检测。

  当天晚上,33863人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迪士尼环境样本也均为阴性。这背后,浦东新区、黄浦区、徐汇和静安4个区近600名医务人员,半小时集结完毕,1小时内到达现场。同时,120派了18辆救护车负责来回运送检测样本至实验室。

  这天晚上,按下暂停键的迪士尼却惊艳了人们。在核酸检测这样紧张的气氛中,烟花秀如期绽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这样说:“疫情常态化,疫情处理标准化。所有的游客现在可以安然入睡了,但我的无数同事会继续工作,完成防控所有的标准程序,只是为了让这个城市和经过这个城市的人们生活更美好一点,感谢今天不灭的烟火,让我们看到人类在灾难前面的从容淡定与对未来的信心。”

  10月23日,2021上海赛艇公开赛(以下简称上艇)在靠近黄浦江的苏州河举行。今年的上艇,观众要比运动员有更多感慨。

  外白渡桥、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比赛还没开始已是观众如织,有上海市民这样说:“这些年见证了苏州河的变迁,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过去多年苏州河治理得越来越好。得知‘上艇’的消息后今天也特地过来观看。”

  45公里的黄浦江岸线、42公里的苏州河岸线先后变身城市公共会客厅,“一江一河”的贯通,无疑成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最生动注脚。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两条上海人民最熟悉不过的母亲河岸线,正在拥抱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

  《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将于明日(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是上海首部针对公共空间的立法。

  包容的,不止烟花秀和公共空间,还有在线上的“一网通办”。

  在上海,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张“网”织就超大城市高效感知、快速响应、精准服务的底座。依托这两张“网”,以智能化为突破口,上海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超大城市治理方案。

  目前“一网通办”接入服务事项已达2000余项。在上海,人们就医付费不用带医保卡,进入公共场所出示“随申码”,疫病防治数据信息快速准确通知各部门,社区街道精细化治理……

  把管理做在前面,把服务做成绣花针一般的活儿。城市的“硬核”的治理问题,需要“柔性”的机制包围。

  紧迫感、责任感、科技感、包容感,构成了上海这一年。一年来,上海迎来诸多高光时刻,也遇到过各种挑战。2021即将收官,期盼这座城市在新的一年迎来开门红。

  顺颂时祺。(人民网上海频道新栏目“海上壹周”)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204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