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您好!我的梨叶好像这几天掉得有点多,不知道什么情况?”5月中旬,徐州铜山区的梨树种植户房金金给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小治教授打来电话,焦急地问道。
“你别着急!你的梨园落叶落到什么程度?这几天有没有追肥?有没有虫害的迹象?”在了解梨园生长情况后,王小治为房金金给出了解决的方案。
房金金与王小治的联系始于2020年末。当时,他的梨园同样出了问题,一筹莫展的房金金通过当地农科所联系到了扬州大学江苏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土壤改良岗位专家王小治教授。在了解到房金金的困难后,王小治就立马带着自己的团队来到了梨园,经过现场观察、采样、分析、化验和果农的交流后,发现是梨园的土壤出了问题,土壤的营养结构失调,阻碍了果树对营养的吸收。团队据此采用最新的梨园土壤一体化水肥管理技术,经过2个月的探索与改良,房金金的果树慢慢恢复了生机,2021年梨园的产量一下就上来了。“原亩产约3200斤,现在有4000斤,且梨子的口感更好更甜了。”房金金高兴地说。
梨树是江苏省第二大果树,但是由于江苏省地理跨度大,土壤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梨园的土壤管理成了一大难题。“江苏南北土壤质量差异较大,梨园的土壤结构、营养成分、质地等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江苏省梨园土壤管理相较于过去细致了很多,但仍然有相当部分果农凭经验管理土壤和施肥,经常会出现梨果产量不高、口感不佳等问题。”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体系推广示范基地主任宋庆科说。
为此,王小治教授团队通过进村入户现场调研等方式,了解生产经营主体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实际需求,在全省代表性果园,采集了大量的土壤样本,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高产量梨园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数据,应用DRIS(树体营养诊断法)分析判断各梨园的营养丰缺情况。在长期试验分析与验证的基础上,团队开发了梨园土壤肥料高效利用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由于不同地理位置梨园土壤环境差异而产生的施肥繁、施肥难的问题,建立起了梨树平衡施肥技术体系。该技术在江苏省的推广面积达到1000亩,惠及果农数超过200户,累计给农户增收近百万元。
在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验证过程中,王教授的团队还有了一项新发现。“一些梨园土壤在生草后,土壤有机质显著上升,梨树长势良好,产量明显较高,我们据此开展了系列研究,目前已形成相对完善的梨园土壤生草技术,这可能是梨园土壤管理的一个突破点。”团队骨干成员王圣杰说。(记者 葛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