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保主体促就业 1-4月扬州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

  越是面对困难,越要坚守希望与破局的勇气,越要展现谋求突破与发展的信心。今年以来,在各种困难面前,扬州交出的“答卷”就是最好的证明:

  1-4月,扬州市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一季度“开局稳、开门红”态势,增幅在全省处于领先位次。从全省排名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增幅列全省第一;服务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列全省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增幅列全省第四。

  “保主体促就业是关系扬州未来发展的大事。”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扬州市将进一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推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省均水平,更加注重扩大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在做大做优经济增量上实现新突破,以高水平服务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营商环境,推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阔步向前。

  保主体:扬州“千金一诺”

  在全国、全省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后,市委书记张宝娟主持召开续会,提出要全面落实各类助企纾困政策,及时有效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全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今年以来,扬州出台“惠企40条”,印发《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突出精准施策,对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财政税费支持、金融支持、清费减负、支持重点行业恢复发展、加强外贸企业帮扶等40条扶持政策。

  同时,出台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的“1+N”政策,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1+N”政策包括《关于进一步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的补充意见》和支持商贸企业、中小微企业、文旅企业、物流企业、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以及金融支持等六大领域政策措施,具体包括应对疫情冲击的阶段性举措、针对困难行业新出台的纾困政策、拓展“扬州惠企40条”的细化落实措施等。

  金融是发展“活水源头”。今年初,在广泛走访调研基础上,市金融监管部门制定了2022年优化提升金融领域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突出打通金融供给渠道,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加强信用信息运用等重点工作举措,并量化全年任务指标。

  ● 力争全年各项贷款余额突破8000亿元

  ● 新增制造业贷款占全市新增贷款的比重达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幅不低于20%

  ● 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达15%以上,小微企业贷款户数新增8000户,全年普惠型小微企业新增首贷户不低于1000户

  ●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银行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774.16亿元,较年初新增632.29亿元,同比增长15.4%。

  促就业:扬州“千方百计”

  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核心要素。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坚持新产业、新人才、新城市融合并进,全面开启新时代人才强市的新篇章,为“强富美高”新扬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15分钟不到,《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就拿到手了!”近日,扬州一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提交材料不到15分钟,就在市行政审批局综合窗口领到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公司经办人不禁赞叹速度之快。这是市人社系统首次实现“信用+承诺”办成“一件事”。

  今年,人社部门制定下发“六个人社”(学习人社、服务人社、创新人社、智慧人社、法治人社和勤廉人社)项目建设清单,明确提出打造人社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升级版的目标任务:正式推行综合柜员制改革,实现市社会保障卡服务24小时不间断“网上办”,制定完善“三类事项清单”……一系列举措助力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同时,编辑完成全省首个《2022年扬州市先进制造业引才图谱》和《2022年扬州市人才需求手册》,先后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招聘活动115场,一季度累计为各类企业解决用工2.1万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力争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年支持成功自主创业9000人。”市人社局局长季培均介绍,今年,将重点围绕“323+1”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采取直接引进、柔性引进、项目引进等方式,加速引进高端人才和关键岗位人才;抢抓海外人才“回流”机遇,启动“广陵潮”海归人才服务行动;举办2022扬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项目来扬落户。(石默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40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