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共生共荣,南京金融十年“加速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金融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在实现经济金融共生共荣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金融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不断提高,金融创新不断推进,重要金融中心建设愿景可期,金融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为金融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年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金融竞争力显著增强

  资产规模从2012年的3400多亿元到今年5月的约1.9万亿元;经营区域跨出南京,在省内设立14家分行,在京沪杭设立3家分行,营业网点从2012年的100家到今年5月的219家,实现翻番……近十年来,南京银行进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该行每年在南京地区纳税额均名列前茅,全资和参控股投资机构包括南银理财、鑫元基金、宜兴阳羡村镇银行、昆山鹿城村镇银行、日照银行、江苏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公司等,经营版图不断扩展延伸。

  南京银行的持续发展壮大,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金融业市场主体量质提升的生动缩影。“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各类持牌金融机构81家,持牌金融机构总量已超280家。

  记者梳理的另一组数据,更加直观印证了我市金融业过去十年来取得的突破性成果——2012年到2021年,金融业增加值从721.86亿元增至2021.07亿元,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期,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也从10.02%提高至12.4%。

  全市金融机构总资产、社会融资规模、金融业增加值等在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业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南京市“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8.6%和15%,存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3.8万亿元。2020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890.3亿元,较“十二五”末翻一番,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达到6%和9555元/人,保险密度居于全国前列。

  在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南京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第8,在28个区域金融中心中排名第5。

  立足实体,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5年,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绿色金融品牌;2017年,采纳“赤道原则”,成为国内城商行首家赤道银行;今年4月,采纳“负责任银行原则”,力争成为率先实现“碳中和”的银行……

  近年来,江苏银行大力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先后创新“绿色创新投资业务”“苏碳融”“绿票e贴”“环保贷”等特色产品,落地全国首单ESG表现挂钩贷款、全国首单再贷款支持挂钩碳账户贷款、全省首单补贴确权贷款、全省首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贷款。自2013年以来,该行已累计发放绿色融资超6000亿元。“作为省银行业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江苏银行将不断擦亮‘绿色银行’名片,为服务‘双碳’目标、建设美丽家园贡献更多金融力量。”江苏银行党委副书记、总行行长季明说。

  从推动绿色金融,到助力乡村振兴,再到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点痛点,我市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市金融机构年新增贷款持续位居全省第1,5年间新增本外币贷款投放近2万亿元。截至“十三五”末,南京地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6165.15亿元。与此同时,我市已构建起涵盖股权投资、债权融资、担保增信、应急转贷、挂牌上市等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仅“十三五”期间,全市就新增上市公司49家,资本市场南京板块实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服务,打造共进共赢的“创新发展共同体”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金融业的发展同样与创新息息相关。

  6月15日,清科集团发布2021年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南京综合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6。其中,在科创金融资源及成果一级指标方面,南京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跻身前三。

  近年来,南京围绕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创业力度,扎实推动科技、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2019年7月市创新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下文简称“南京金服”)的上线,成为我市着力健全多元化、全链条的科创金融生态体系的典型实践。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科创类企业的融资痛点,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南京金服采用“金服+征信”双平台运作模式,定位于一站式政策对接、融资服务和信用支撑平台,上线包括宁创贷、转贷基金、政策性担保、科创基金投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在内的54项金融产品,引金融活水助科创企业成长,让有融资需求的科创企业“找对门”、使有服务能力的金融机构“看得清”。截至今年5月末,南京金服当年新增注册企业超3600家,累计实现股权融资超25亿元。

  南京金服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创新实践,是我市金融系统从理念上、机制上、实践上不断探索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打造共进共赢的“创新发展共同体”的生动诠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金融领域的创新之举不胜枚举。其中,通过路演、峰会、论坛、沙龙、培训等活动联动起来的“金鱼嘴每日路演”活动品牌,我市全方位推动金融资本与企业的深度对接。截至目前,金鱼嘴每日路演中心已举办路演活动超300场,累计服务企业426家,其中91家(次)企业获得融资超18亿元。

  此外,致力打造自贸金融开放新高地,南京还出台了自贸区南京片区金融创新发展的十条措施,在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场景应用、货物贸易外汇电子单证业务等领域实现了全省自贸试验区首批创新实践。2021年,南京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双Q”试点在我市正式落地。目前,我市已有4家企业经会商开展QFLP试点,试点基金总规模折合人民币约81亿元,其中境外资金近5亿美元。江苏省首批3家QDLP试点基金管理机构有2家在我市,试点基金规模1.5亿美元。

  全新城市名片,重要金融中心渐行渐近

  2014年,苏皖两地十城市金融创新合作联盟工作机制建立,区域金融合作进一步加强;2016年,新增挂牌上市企业突破百家,达114家,新增境内上市公司6家,新增证券市场融资额584.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2018年,全市金融业总资产近7万亿元,金融市场主要指标均约占全省的20%,金融产业绩效超过广州和成都,跻身全国前四,金融首位度进一步强化;2020年,南京GDP首次跻身国内十强,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占比12.4%,举足轻重……

  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过去十年间,随着我市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全新城市名片——重要金融中心建设也在有序推进。

  南京推进重要金融中心建设,不能不提建邺区。2021年,建邺区金融业增加值首次位居全市第1,持牌金融机构数量占据全市“半壁江山”,备案基金管理机构数量和基金管理规模稳居全市第1。

  “作为南京金融业的主要承载区和增长极,建邺区在重要金融中心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建邺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人透露,至2025年,该区力争金融类机构突破2000家,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50%左右。此外,通过“十四五”乃至今后15年以上时间的深耕细作,建邺区将建成具有金融要素承载力、金融资本吸纳力、金融人才集聚力、金融辐射带动力的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

  “打造重要金融中心,是基于南京自身的城市定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立足服务新发展格局,对城市未来目标、发展方向的战略研判,一个可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的城市目标。”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南京都市圈金融要素配置的重要枢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辐射带动区域金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基本建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专业特色和国际化特征的重要金融中心。力争到2035年,南京的金融综合能级、核心竞争力、显示度大幅提升,成为国际化、创新型、功能优、辐射强的金融中心城市。”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国俊 曹丽珍 李任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01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