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作为“十四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江苏税务部门聚焦抓项目、扩投入、强产业、稳大盘,落实落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全省新能源产业跨越赶超注入“税动力”。
项目推进“轻装上阵”
位于丰县的江苏天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的企业。由于前期资金需求大、收益少,企业发展遭遇瓶颈。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地税务部门安排专人辅导留抵退税政策,确保企业及时享受退税“红利”。
“在税务人员的帮助下,295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快速到账。”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琴说,“新能源产业前期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从项目筹建到运营,大规模的退税减税政策,让我们发展更有底气。”
江苏快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能源电动车及配件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能源企业。前期受疫情影响和市场冲击,面临不小的资金周转压力。
“税务部门为我们‘把脉开方’,送上留抵退税‘减压良药’,78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快速到账,既降低了企业成本又带来了现金流。”公司财务负责人孙征然表示,资金到账后,企业迅速投入到新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目前企业正开足马力全速生产。
产业升级“逐风追光”
在连云港市燕尾港,蓝天白云下,一座座白色的风车依次排开、迎风矗立,在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同时也带动了观光旅游的发展。江苏华电灌云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就是这些大风车的投资建设者。
“今年以来,在税务部门的精心辅导下,我们享受了风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1285万元。有了这笔钱,企业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我们将在节能减排的环保道路上继续前进。”公司财务负责人史天健说。
针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部署,江苏税务部门积极落实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以精细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税收服务,为企业发展增底气、添动力,加快全省新能源产业“逐风追光”的步伐。
走进扬州市宝应县生态渔业光伏发电示范基地,蓝色的太阳能板架满水面,在阳光照射下,一片“天空之境”映入眼帘,这里就是宝应北控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建造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
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公司项目顺利建成投运,并已实现发电。“光伏产业投资周期长、收益慢,且项目早期经营风险较大。留抵退税新政一出台,税务部门就安排专人上门对接。今年我们共收到留抵退税款1054万元,这笔现金不仅解决了我们前期工程尾款的支付和日常的运维费用,还为我们进一步研发推广注入了活水!”企业财务负责人宋青介绍,近日又到账了146.6万元的留抵退税款。
企业发展“加速疾驰”
走进江苏吉麦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车间内数十辆刚刚完成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依次接受检验,确保车辆达到一流标准。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加上原材料、运费上涨,资金压力陡增,但他们依然坚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车型研发,这份底气来自于国家的税收优惠支持。
“我们对研发创新有多迫切,国家政策支持就有多及时。”公司总经理李川江介绍,9354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及时到账,现金流充实了,研发就更有动力。在江苏,像吉麦新能源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
机械臂、流水线,智能化生产线上全负荷运转……走进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智造车间,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今年以来,原材料端锂盐价格的增长导致我们资金压力骤增,好在国家将大型企业留抵退税的时间提前到了6月,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6278多万元的留抵退税款及时到账,不但有效对冲了原材料的上涨,而且让新项目的建设资金更加充盈。”公司董事曹彩娥说。
据介绍,海基新能源在留抵退税资金的助力下,新项目预计在今年8月完工,较原定计划提前4个月,建成后销售总额将达到17亿元以上,有效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新能源技术进步和发展。
“逐风追光”必将实现跨越发展。下一步,江苏税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产业项目支撑、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厚植生态环境优势,助力江苏新能源企业在创新转型升级之路上轻装快跑、加速疾驰。(闫士亮 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