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日均增加4家,合肥国家高企数量缘何实现跃升?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型企业的优秀代表,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集聚人才的主阵地,已成为反映区域创新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

  2021年,合肥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简称“国家高企”)1250家、总数达到4578家,同比增长37.6%。2022年第一批申报国家高企经专家评审通过待公示企业2203户、同比增长34.3%。第二批申报国家高企向省高企认定办初审推荐810户、同比增长6.8%。预计2022年国家高企总数有望突破6000户,同比增长30%以上。也就是说,今年,合肥平均每天将增加4家国家高企。

  过去的一年,合肥市国家高企数量缘何实现跃升?合肥市科技局负责人道出了答案:合肥市始终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实施国家高企三年倍增行动,把培育科技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服务体系,建立起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上市企业”培育全链条,让企业“骨骼”更强壮、“肌肉”更结实。

  汇聚科技资源 多平台孵化企业

  如今,合肥是全国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拥有首批国家实验室,是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多的城市之一。

  依托浓厚的科技资源,合肥市深度挖掘大院大所大学“富矿”,按照“协同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共35个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全市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引进、孵化、培育企业1032家,清华合肥安全院“城市生命线系统”等成果获国家层面认可并向全国推广。

  如何将“优势”变成“胜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一条必由之路。

  东超科技是一家以空中成像技术为重点研发方向,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力量进行技术转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合肥的科创资源,是企业成长的‘靠山’。”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短短六年时间,东超科技已经发展成为估值近10亿元的“独角兽”企业,今年上半年产品销量达一个亿。

  合肥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合肥树牢“大科技成果转化”理念,制定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出台《合肥市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试行)》,完善科技成果捕捉、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种子、天使、双创等各类基金保障体系,支持成果转化形成的“三新”产品就地应用,覆盖科技成果培育、发现、评价、转化、应用全链条,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场”加速走向“应用场”,加快孵化科技型企业。

  强化要素保障 优生态支持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个黄金证明。拿到了这个证明意味着即可享受优惠政策的大礼包,而在合肥市出台的政策下,对首次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20万元奖励。

  “真金白银”的扶持无疑对企业有很大吸引力。“被认定为国家高企后,我们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好政策,让企业发展后劲更足、空间更广。”

  从科创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城市的精心“浇灌”和培育。

  合肥四维图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一表示,在肥成立近3年,企业发展十分顺利,未来将重点发力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等业务板块,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及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产业高地。

  借力合肥市各项政策支持、产业集群和人才集聚等优势,科大国创自2014年迁址总部基地以后,迅速进入发展快车道,除电信、电力等优势板块外,积极布局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行业领域,布局高可信软件的研发,探索智慧+物流的业务。扩大规模之后的科大国创生产经营大幅改善,利润也持续上升,并成功上市。

  科大国创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永东介绍,近年来,合肥市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为理念,通过建载体、搭平台、强政策、优服务,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创业沃土,这一系列举措也增强了科大国创敢于创业、勇于创新的能力和信心。

  除了直接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2021年以来,合肥市出台了《2021年合肥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科技创新政策)》,政策实施加速培育了企业创新主体,进一步壮大了国家高企数量规模,在政策持续支持激励下,合肥实现每天入库2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十四五”末力争国家高企突破10000户

  按照合肥市委市政府部署,为打造竞争优势突出、发展动能充沛的高成长企业梯队,持续做大做强企业创新主体,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更好地精准施策、做好服务,合肥市科技局于2020年启动为期三年的高企倍增行动。

  该行动方案将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纳入“一把手”工程,做好国家高企培育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工作,解读好国家高企认定管理办法、工作指引,提高企业申报国家高企的意识和积极性。

  今年是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实施的最后一年,成果如何?

  合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力争全年净增国家高企1500户,总量突破6000户。到“十四五”末力争国家高企突破10000户。

  国家高企的认定带动了企业在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成长性和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人员比例等创新要素的全面提升。国家高企群体的壮大,对推动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在肥国家高企以占比1.18%的企业数贡献了全市20.45%的企业营收、14.3%的企业应纳所得税费总额、27.9%的企业利润总额、79.7%的企业研发费用总额。

  合肥市科技局还于2019年启动了“合肥市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

  据了解,通过近三年的培育工作,合肥市共挖掘了646户(不含重复申报)高成长企业,培育了协创物联、恒烁半导体等4家上市公司,此外,晶奇网络、晶合集成等3家企业已经过会,维天运通、恒信动力、埃科光电等不少于6家企业已经递交IPO材料,中水三立、伏达半导体等一批企业正在筹备上市,形成了每年上市几家储备一批的局面,为合肥市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助力。

  此外,合肥市科技部门正在制定《合肥国家高企“破万”三年行动计划》,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有平台、有培育体系、有“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就不难理解为何合肥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如此大的跃升。(赵越)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66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