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大地铺金绣绿,稻果飘香,村居错落。田野中写满丰收的喜悦,庭院里充满幸福的笑声,公路上跳跃着快乐的音符……走进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的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如何建设更具活力、富有魅力的新时代乡村?面对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海门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品质宜居美好家园
房前屋后的鲜花绿树,平坦的硬质化黑色路面,“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水环境、宽敞漂亮的广场,村民们谈笑风生、怡然自得……走进海门区正余镇昌盛村,仿佛置身于景区公园之中。
“昌盛村这两年面貌变化很大,几年没回来的村民,他们几乎不认识家乡了。”谈起环境的变化,保民村村民王怀玉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村里的变化乡亲们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从以前的“脏乱差”到现在的“美如画”,得益于海门区乡村振兴的全力推进。近年来,海门区根据“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基调,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融入规划,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要民生举措,让村庄换上“新衣裳”、拥有高颜值、激发新活力,努力构建生态强基、产业引领的美丽新海门。
实施乡村振兴,不仅是时代之需,更是民众之盼。为提升农村环境面貌,海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年”活动,结合区域实际,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引领、突出特色,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以建设特色田园乡村为导向,出台《海门区聚焦“三美一高”乡村建设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启动新一轮改厕工作,0.5万户新建、1.6万户改造任务有序推进。10个片区累计3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投资1.6亿元开工建设22个区域治水项目。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组织开展“美丽家园 你我共建‘十个一’”行动,确定每月农历二十四为全区村庄清洁日,今年以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万吨、池塘沟渠4000多条、农业废弃物910余吨。实现了从“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的转变,农民幸福感与归属感不断提升。
产业引领振兴,现代农业点亮乡村经济
娇艳的“妮娜女皇”、清脆的“阳光玫瑰”、火红的“浪漫红颜”,走进常乐镇富民村金色年华家庭农场,在葡萄藤间挂满了一串串色彩斑斓的葡萄,艳阳下田园更美,为丰收的秋天增添了一抹亮色。
“每年8月葡萄成熟的时候,发个朋友圈便有不少老顾客前来采摘,销路是不愁的,同时还带动自家的农家乐一起火爆”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高陆军介绍说。
一个个葡萄采摘园敞开大门迎接着游客,一辆俩小轿车来往于乡村的农路……,在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中,越来越多的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海门以建设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引领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样板区为目标,聚力打造稳产保供能力强、市场竞争活力强、创新发展动力强、提质增效实力强的现代农业。持续提升“一保三化”能力水平。稳产保供方面,今年以来,海门夏熟粮食播种总面积31.9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31.92万亩,生猪累计出栏15.22万头。构建“双核驱动、多园支撑、轴带串联、板块协同”的总体产业布局,聚焦打造优质稻米、特色果蔬、特经特粮和“海门山羊”等6条农业全产业链,积极培育10亿级优势农业产业集群。今年以来,实施农业农村重大项目40个,其中新建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30.5亿元。海门创成各级农业龙头7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建成家庭农场3126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29家,新型合作农场稳定在85个。
巩固脱贫成果,织密群众幸福保障网
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是百姓对“小康”的朴素理解和追求。决战决胜,步履铿锵。近年来,海门区始终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精准方略,在脱贫攻坚战场绘就了一幅出彩绚丽的“海门答卷”,走出了一条有温度的脱贫攻坚之路。
家住到刘浩镇致村的黄建新,因家庭收入低和身体残疾原因,是一名建档立卡低收入户。针对他这种情况,村里为他就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在村集体的公司做一名农路管护员,每个月有1950元的薪资,加上自家地里种的毛豆、芋头收成和养殖海门山羊,一年又能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现在每个月都有固定工资,一年增加了几万元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黄建新笑容满面,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
这是海门产业、就业扶贫的小小缩影。脱贫攻坚,“输血”与“造血”需要双管齐下。近年来,海门把发展产业作为扶贫根本之策,不断加大产业扶贫投入,“十三五”期间共投入扶贫资金三亿多元。去年,各地、各部门继续提高开发式扶贫比例,且每年每户投入的开发式扶贫资金不少于2500元。深入开展产业引领脱贫致富行动,“十四五”以来共实施光伏发电、山药种植、中草药种植等整村扶贫开发项目56个,涉及资金1496.48万元,带动4562户、8609名低收入对象增收。2021年,实施委托山羊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11个,投入资金507.36万元,带动低收入农户1046户、2020人增收。海门区还抓细抓实就业扶贫各项工作,通过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力促全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扶贫对象通过就业创业实现稳定脱贫。2020年以来,已经为7276人次建档立卡户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实现转移就业1439人。
坚持改革赋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我们积极探索‘党支部+新型合作农场+集体经营’模式,实现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种植,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民增收。”谈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海门悦来镇保民村党总支书记周卫龙滔滔不绝。
近年来,海门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最大限度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扎实推进8个国家级、省级农村改革试点建设,建成区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入选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土地流转履约保险案例入选省农村改革试验区典型案例,签下全省家庭农场综合保险首单,今年上半年土地流转参保面积1.84万亩,保额(流转租金)1665.21万元。探索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大力推进农村住房安全工程,有序引导农村居民改善住房条件。着力推动乡村人才引进。实施“521”东洲青年英才培养工程,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累计培养省乡土人才50名,为乡村振兴赋能。不断强化要素保障,2021年海门区全年农林水支出预算14.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11.1%。
乡村天地阔,振兴写新篇。海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一股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热潮正袭卷而来,海门人正以时不我待的工作热情,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踔厉奋进、阔步前行,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展开。(秦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