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江淮大地五谷丰登,硕果摇枝。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这块“试验田”里同样“稻香”飘溢。
两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围绕《总体方案》扎实推进“9+3+N”专项行动计划,112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地见效102项,阶段性完成率达91%,超额完成80%的两周年目标。
两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探索形成超百项创新案例,17项为全国首创;累计入驻企业2.5万家、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实现进出口2993亿元、税收收入579亿元,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约26%的进出口额、10%的实际利用外资、4%的新设企业、7%的税收收入。
截至目前,安徽自贸试验区内实有“四上企业”1742家、两年增加527家;营业收入过百亿企业14家、两年增加6家;高新技术企业1918家,占全省总量的16.9%,两年增加456家。
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
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
自贸试验区之所以充满魅力,就是因为其更加便利化的贸易投资环境,让资源要素在更广阔的空间高效配置,也让商品货物在更自由的环境里交换流通。两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深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奋力打造成为全省高水平开放的引领者。
创新贸易监管模式。安徽自贸试验区率先推动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试点,解决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企业的精密设备、仪器、原材料等特殊货物通关过程中的堵点问题;建成全省首个集成电路公用型寄售维修保税仓库,有效保障集成电路企业的设备运维服务;推广应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推进“无感通关”“抵港直装”“船边直提”试点,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探索实施新型易货贸易,研究提出企业及产品“双白名单”制度和货值评价体系等。
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两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功能区政策叠加和先行先试优势,开展“外发加工”“集团保税”等试点;主动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引入设立“虹桥品汇”分中心;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推出“全省组货+蚌埠通关”“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推动“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新模式常态化运营,“跨境电商+货运包机”“跨境电商+海运直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等试点也相继落地,加快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释放新型贸易方式潜力,带动贸易体量的整体增长和新业态的发展壮大。
优化投资便利服务。安徽自贸试验区贯彻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积极承接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下放权限,建立起外资准入规则更加透明、外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建立省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对省重大外资项目开辟项目审批、用地、环评、能耗等绿色通道;优先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合理用地需求,对纳入省政府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的产业单独选址项目用地,切实保障产业发展及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围绕片区优势产业引进外资总部、功能性机构,蔚来总部、大众数字化销售中心相继落户,使自贸试验区成为全省外商投资的热土。
融合产业资源要素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产业为王、创新为魂。自贸试验区充沛的要素支撑,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带来丰沛动力。两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奋力打造成为全省高能级创新的先行者。
深入开展科创领域首创性改革,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安徽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创新利用产业化经费对拟孵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率先探索国有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改革,创新建立企业化运营机制和市场化薪酬制度,开展“项目聘用制”试点,促进科研人员自由流动;建立环境科技新技术应用场景对接发布机制,结合环境科技产业特色打造“场景实验室”;依托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高端展会平台链接资源,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不断探索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开展集成性制度创新。安徽自贸试验区坚持“把制度创新与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紧结合起来”,聚焦3个片区10个主导产业开展集成性制度创新,目前已围绕集成电路、量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车、生物医药4个产业,印发了5个方面76项制度创新举措;完善省市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培育壮大高技术、高成长、高价值企业;建成国内首个城市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和数据底座,构建“科技+产业”集成创新城市智慧安全屏障;促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5G与实体经济、制造业的系列化融合应用,助力安徽打造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家电等五大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推进技术和资本要素融合发展,提高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安徽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放宽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和经营范围限制,降低银行准入条件,放宽银企合作年限;用好国家外汇便利化6项试点、外债模式调整试点、外债错币种政策等外汇管理创新模式,落地全省首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产品;实施“信用报告”代替“合规证明”的企业上市服务新模式,企业办理时限从30天缩短到3天;推出外向型企业“双保贷”等多项金融创新产品,降低中小微外向型企业融资成本;建立科创企业贷投批量联动模式;设立知识产权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创新推广知识产权评价增信融资模式,通过知识产权“技术流”科创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人才贷”“科信贷”等金融产品,全方位释放科创活力。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倾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两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围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承接权限下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奋力打造成为全省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领跑者。
持续拓展片区自主管理权限。安徽自贸试验区坚持“赋权优服提效”一体推进,实施自贸试验区特别清单,向片区下放25个部门的212项管理权限已全部落地;合肥片区下放权限惠及3000余家企业,芜湖片区开展行政审批相对集中权改革,蚌埠片区企业注册时间压缩80%。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安徽自贸试验区推动“四送一服”工程深入开展,企业开办涉税业务“一网集成”,在全国率先完成税务与政务系统端口对接、互联互通;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自贸试验区版,54项特色便利举措全面实施,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压缩项目审批周期至5个工作日;推出软件产业增值税即征即退新模式,退税周期压减70%。
不断优化法治保障环境。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在各片区设立人民法院自由贸易试验区人民法庭,加强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司法引导;以“科创+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为重点,与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秘书处)签约,提供跨境贸易投资法律综合服务;贴近服务实体经济,在片区设立仲裁中心,推出“专员驻点”服务机制、“线上线下”双服务模式和“仲裁送法上门”等专项特色仲裁服务;打造“96388”营商环境监督“绿色通道”、开展不动产查解封司法服务线上办,企业获得感明显提升。
落实全省“一盘棋”
共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两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因地制宜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融合发展、优势互补,通过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江海联运枢纽、空铁贸易航线等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水平,奋力打造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
深化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安徽自贸试验区做好自贸试验区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截至目前,已经落地实施258项,复制率达92.8%;对标学习先发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出入境生物材料制品风险管理、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生态眼”助力长江大保护等经验;开展省级复制推广工作,印发首批44项省级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复制落地率超过60%。
深化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创新合作。安徽自贸试验区各片区与浙江宁波、河南开封等省外自贸片区相继达成战略合作,开辟区域合作新局面。依托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深化与沿海港口合作——芜湖港与上港集团联合成立集装箱联合服务中心开启空箱提前回运服务新模式,芜湖港与洋山港“联动接卸,视同一港”监管模式已推广至全省各港口;首创自贸片区产业合作机制,牵头组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探索政策标准共制、创新资源共享;推进跨地区政策通用互认,合肥片区高新区块联合长三角其他4个区域开展“双创券”通用通兑试点,率先实现长三角“政策通兑”,满足科创企业跨区域采购高端中介服务的需求,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深化联动创新区协同发展。目前,合肥、芜湖、蚌埠以外的13个省辖市均设立联动创新区,形成全省“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协同发展局面;联动创新区积极复制推广全国和省级改革试点经验,结合实际开展创新探索,形成了“区域评估”机制、“数字治超”模式、“税信通”联合激励模式、“标准地”2.0版出让模式等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两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迈出坚实步伐,已步入发展快车道。立足新起点、迈上新征程,安徽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首创性、集成性、差别化改革,继续推动制度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中贡献经验,为早日建成贸易投资便利、创新活跃强劲、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而努力奋斗。〔文字由安徽省商务厅、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