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的镇域经济无法等闲视之。
最新中国百强镇名单不久前揭晓了。在这份由竞争力智库、中国发展改革报社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21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中,江苏省有41个镇入选百强镇,数量位居全国各省份之首。
目前,江苏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市;设区市以下,无论是全国百强县还是全国百强区,江苏占据的席位都在全国居首;再到下面的乡镇,不仅百强镇数量继续霸榜,强镇之富富可敌城。
这些经济强镇,是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强镇集聚
较之“百强区”“百强县”,“百强镇”在江苏的集聚程度更高。
先看百强区,在《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暨2021年赛迪百强区》中,江苏上榜19个城区;再看百强县,在《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中,江苏占据25席;《2021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中,百强镇江苏有41个镇入选。
这41个镇中,绝大部分位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苏州市就占了24个,成为全国百强镇最多的地级市。而且,全国百强镇TOP10里,有6个席位出自苏州下辖的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吴江区。另据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上,江苏更有267个镇入选,前10名中也有6个席位来自苏州。
在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程俊杰看来,江苏在这些榜单上均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其背后的逻辑主要是工业化。改革开放后,江苏尤其苏南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对经济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基础性贡献,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并与外向型经济有机结合,实现了赶超发展。
人民网注意到,上述百强镇、千强镇两个榜单上,高居榜首者都是昆山市玉山镇。数据显示,2021年玉山镇地区生产总值达1195亿元,比2021年安徽省GDP排名末位的铜陵市、广东省排名末位的云浮市都要高,较之中西部地区不少地级市的优势更为明显。
玉山镇的实力,靠的是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撑,这从其管理体制上可见一斑。早在2012年2月,昆山高新区即与玉山镇实行“区镇合一、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昆山高新区是全国首家设在县级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公布的2021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昆山高新区位居第33名,较上一年度提升6个位次。
与玉山镇类似,位于百强镇榜单前三的张家港市杨舍镇,亦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区镇一体”管理体制。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2011年晋升国家级。
百强镇榜单上排名第七的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43亿元。十年来,这座纺织工业重镇成功打造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一根丝到一个品牌”的完整纺织产业链,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年交易额连续9年突破千亿。
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竞争力。盛泽镇即以特见长。对此,程俊杰认为,一些有条件的镇域可资借鉴,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特色产业的方法路径。
未来之路
“百强镇不仅经济规模较大,而且经济效率较高。”在程俊杰看来,未来要进一步提升发展潜力,集约化是方向之一。除了追求亩均效益外,还要更加强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投入产出的高效率,推动要素配置协同优化和绿色低碳集约发展。再者是功能化,提升基础设施水平,鼓励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镇域功能的丰富和拓展。
江苏城镇化发展起步早、发展快,城镇化发展水平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今年5月,中央两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江淮告诉人民网,国家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体现了下一阶段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心,由大城市建设为主向小城镇建设转变。江苏县域经济发展亮点纷呈,镇域经济同样不可小觑,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同步提升镇域经济。
郑江淮认为,目前江苏全省737个乡镇范围内总人口4530万人,占全省人口超过一半,如此多的人口难以都集聚到县城。再者小城镇发展成为趋势,昆山花桥、句容宝华等城镇因毗邻大城市、交通便捷、房价较低等因素,吸引了周边人口居住,人口增长较快,这类小城镇在城市群发展格局中逐步壮大。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扩张,很多传统强镇都被并入了城市之中。相较而言,江苏“撤强镇设街道”动作较少,即以昆山市为例,至今未设街道,仍下辖10个建制镇,其中8个镇入选此次全国百强镇。
与此同时,“强镇扩权”成为江苏在基层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领域的重要探索。这些经济发达镇,事实上成了经济繁荣、人口集聚的“小城市”,但由于行政级别低,发展受限,“小马拉大车”成为继续发展的掣肘。
为此,按照权责一致、能放即放的原则,2010年江苏赋予试点镇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2017年,江苏省启动新一轮“强镇扩权”改革,遴选第二批参与改革的经济发达镇注重竞争性选拔,旨在将经济基础好、改革意愿强的镇列入改革范围,结合“放管服”改革打造“强镇扩权”升级版。
可以预见,江苏经济强镇未来在镇域经济、管理权限、服务能力等方面将得到更为全面、更相匹配的提升。(俞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