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合肥新站高新区这十年:产城交融 拔节成长

  拥有全球首条液晶面板最高世代线的京东方,提供12英寸面板驱动芯片的晶合集成,充满年轻朝气的高教基地,与城市夜景交相辉映的黉街,川流不息的新蚌埠路,蓝绿交融的少荃湖畔……

  时光流转,一瞬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个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正在合肥东北角——新站高新区“拔节成长”。

  这十年,新站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年均11.8%的快速增长势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速20.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0.1%,在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新征程中,不断书写“新一站 更精彩”辉煌篇章。

  产:构筑优质产业集群

  产业是引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一。

  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在新站,汇聚新型显示产业上下游企业95家,约占全市123家的77%,集聚从业人员3.6万人,2021年新型显示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20%。产业链本地化配套能力快速提升,并以产业分类排名第一获评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新站区在中国新型显示十大园区中排名第二。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十年磨一剑的坚守与进击。新站高新区聚焦“芯屏汽合”产业发展方向,抢抓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机遇,在“培育龙头企业—服务重大项目—打造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集群”的总体思路引领下,用十年时间实现新型显示产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如今,已汇聚了京东方、维信诺、康宁等龙头企业,形成了液晶显示、OLED柔性显示、硅基微显示等门类齐全的“从沙子到整机”全产业链布局。

  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相继落户,重点产业项目先后投产、量产、扩产,是产能释放和发展能级之变。

  新站高新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开展精准招商、专项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集聚一批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强的好项目,推动“已签约的项目尽快落地、已落地的项目加快建设、已投产的项目快速成长”,保障产业项目更快投产达效。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全区已有规上工业企业13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8家,辖区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战新产业能级持续提升。

  城:加速城市建设焕新

  在产业发展高歌猛进下,新站高新区加快补齐城市配套功能,加大市政道路、安置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扩建多所中小学,改造一批老旧小区,加快完善水、电、气等配套,不断美化辖区生态环境,破解回迁安置等难题,增进民生福祉,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从深冬到初夏,从规划到开工,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强势起步、迅速开局,奋力跑出了“新站速度”。

  十年来,新站高新区建设主次干道、支路网216公里,形成“三横三纵”快速路网和“七横七纵”主干路网。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及在建的1号线延长线穿区而过,铜陵路高架、畅通二环快速路、文忠路高架、包公大道高架路桥相通。一幅“大动脉”布局在外、“毛细血管”穿插其内的交通格局呼之欲出。

  建好房,圆安居梦。在全市率先探索安置房“开发代建”模式,推动安置房又好又快建设。2012年以来,全区新建安置房、棚改项目总建筑面积680.6万平方米,已累计交付12个、总建筑面积490.09万平方米、32977套。

  10月7日,市规委会专题研究了少荃湖片区规划设计方案,指出“少荃湖片区建设要运用最新理念和手法,并科学确定起步区,合理安排序时进度,努力打造国际化田园式产业新城,力争早日建成城市副中心”。

  人:增进民生事业福祉

  最新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十年来,新站高新区常住人口增长129.8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并且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也实现了倍增。

  为了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该区不遗余力地布局优化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建配套设施,用心用情办好各方面民生实事,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比如,今年6月,合肥一六八陶冲湖中学、合肥新站实验中学两所“公参民”学校改制为公办学校。入学季,两所学校都按照学区划分方案进行学区内免费免试招生,新站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再升级”。

  十年间,全区教育投入超过50亿元,累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85个,累计新增学位5.6万个。成立区属教育集团8个,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85%。通过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等方式引进合肥一六八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与合肥幼专合作开办合肥幼专附属小学,合肥九中新校区、康桥学校落户新站,全区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一促一兴一融的背后,是探寻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深刻逻辑,诠释的是韧劲与质量之优。

  新站高新区将紧紧围绕“合肥东北翼发展主引擎”定位,聚焦“芯屏汽合”产业方向,持续做大世界级新型显示和驱动芯片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奋力迈向千亿产业园区。(赵越 张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27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