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改善民生的德政善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当金融遇上慈善,会产生怎样的反应?又该如何做到共识、共融、共创?
4月8日,由《中国慈善家》影响力慈善研究院和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共同主办的长三角影响力慈善沙龙在浙江杭州举行。公益慈善界和金融界人士共探“慈善+金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向而行、相得益彰的良性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更好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目前,中国慈善与金融事业均处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真正实现‘慈善+金融’的目标并非易事,因此我们搭建这一交流平台,旨在实现‘慈善+金融’跨界融合,创新财富升维机制,形成社会价值共创生态,展现金融界助力共同富裕的社会担当。”此次活动主办方,中国新闻社驻浙机构管委会委员、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副社长严格表示。
做大做强“慈善蛋糕”,需要“人人之力”。《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慈善家》社长吕振亚介绍,近年来《中国慈善家》杂志通过不断创作优质内容,成为慈善公益领域提供专业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同时还创新探索出了一条“慈善+”的新传播、新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的社会影响力。此次沙龙将慈善和金融两个领域有机结合,旨在实现更快捷、深入、全面的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
慈善的“基因”赋予金融向上向善的价值内涵,金融的“血液”则激发慈善专业专注的运作活力。
当日主旨演讲中,南都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分享说,近年来微型化成为中国基金会的发展态势。截至2022年11月,中国9250家慈善基金会中,注册资金在200万--1000万元的占76%。因此他建议做大慈善资产,助力第三次分配。
“慈善资产通过合法、安全、有效投资,实现保值增值,不仅关系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力量。”徐永光认为,一旦中国慈善资产保值增值收益可以免税,家族基金会和慈善信托将纷纷出现,海外慈善资产大规模回归亦乐观可期。
在此基础上,徐永光提出,由于慈善资产管理风险性较高,呼唤第三方资产管理平台帮助规避决策风险和投资风险。而慈善组织的这一痛点,也是金融行业、资产管理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支持慈善事业和拓展新市场的机会。
在新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叶正猛看来,公益金融应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运用金融工具为公益慈善开辟新的场域和门路,超越无偿赠与等传统慈善的局限。
“做公益金融要善于利用金融工具,首先金融运行需要金融工具来完成,其次公益金融主要通过金融工具来发挥其优势,第三金融工具可以放大公益慈善活动的影响力,第四利用金融工具的主要途径包括扩展、套用、对接、组合等。”叶正猛解释说。
浙江庆渔堂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沈杰介绍了其企业的“共富数字渔仓”,即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专业提供物联网智慧养殖服务和数字化水产供应链服务,从而赋能和促进渔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升级发展,打通服务渔民“最后一公里”。
“比如我们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养殖服务体系——渔村服务驿站,不仅为用户提供线上的物联网智慧养殖服务指导,还提供线下的网格管家服务,打破了科技与养殖的融合壁垒。”沈杰介绍。
此外,在当日圆桌对话中,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业界人士围绕“慈善+金融”主题,既坐而论道,更寻路问道,聚力金融向善,助力共同富裕。(郭其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