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奔跑吧!江苏上榜独角兽企业达28家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3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在这份最新的独角兽榜单中,记者梳理发现,江苏上榜独角兽企业已达28家,来自新能源、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城市分布方面,苏州以10家位居全国第六,南京以8家位居第八。在同期发布的《2023胡润全球未来独角兽》榜单中,总部位于江苏的未来独角兽企业有20家,苏州、南京、无锡在全国分列第五、第七和第十,意味着将有更多独角兽将从江苏省起步,跃向全球。而在分析两份榜单后,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江苏作为制造强省,对于独角兽企业,自然要有“走在前列”的追求,但同时,面对资本的“推波助澜”,也应有自己的坚持。
跟上“风口”,在热门赛道“弯道超车”
榜单显示,过去一年,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科技、企业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与此类似,未来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行业是软件服务、金融科技和半导体。以上这些行业,无一不是当前的“风口”。“总体而言,全球最聪明的资本主要押注于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和软件服务,其次是健康科技、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等。”胡润如此表示。
能够上榜的江苏企业,也得益于其能够踩准或追上“风口”。在全球独角兽前100的名单中,有3家来自江苏的企业,分别是无锡远景能源、常州蜂巢能源和宿迁京东产发。其中,常州蜂巢能源以价值600亿元位列第71位。
“作为一家专业的锂离子电池系统提供商,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38亿元,2019-202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42%。”蜂巢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8月,蜂巢能源首次进入全球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前十,开启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2022年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国内排名已位居第六。
“锂电池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拥有产品迭代快、技术路线选择多元、技术创新竞争激烈的特点,因此若想在未来拔得头筹,技术研发能力是企业潜力的底层来源。”新能源行业研究员王岩告诉记者,对于新能源领域的独角兽而言,站上“风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热门赛道还能实现弯道超车。根据中汽中心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公开信息,蜂巢能源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一直稳居行业前三,正是深厚的技术沉淀,促成了蜂巢能源的弯道超车。
和蜂巢能源类似,从各个行业脱颖而出的江苏上榜企业,共同折射出,在新能源、企业服务、区块链、物流、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一个个领域,江苏正致力于抢跑新赛道,为实现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打造生态,让“神奇动物”争先恐后
独角兽企业是世界级创业生态的标志,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独角兽企业越多,代表其创新能力越强,创业生态越完善。
那么,如何才能培育出一只又一只独角兽?南京江北新区此次上榜3家企业,分别是芯驰半导体、芯华章以及世和基因,总估值达278亿元。比半年前《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增加1家,总估值增加超百亿元。
“一直以来,江北新区布局产业前沿热点、构建创新创业生态,打造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神奇动物’集群。接下来,新区将继续优化科创企业培育体系,提供优质‘软环境’,孵化培育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巨头。”南京江北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5人初创团队到拥有近1600人的员工队伍;从租住300平方米的孵化器到建成近4万平方米的“双子楼”;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独角兽并且科创板IPO获受理……在世和基因,创始人邵阳向记者感叹,当年回国创业选对了地方。据邵阳介绍,以生物医药初创企业最“怕”投资的实验仪器为例,正是地方政府在世和基因创立之初,就提供了一台价值200余万元的测序仪给企业租用,才有了企业后来的快速发展。
培育更多独角兽,并为它们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更有力的支撑。近年来,江苏省在独角兽企业培育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如《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工作方案》等,独角兽企业成长的生态得到明显改善。
去年年底,2022年江苏独角兽企业暨高新区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26家企业获评独角兽企业、266家获评潜在独角兽企业、739家获评高新区瞪羚企业。“开展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工作,主要目的是树立硬科技企业标杆,发挥独角兽和瞪羚等高成长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提升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赵志强表示。
警惕“估值”,实体开出“小而美”之花
独角兽,需要企业估值达到10亿美元,对于很多创新企业而言,是一个不可触及的梦想。不过,采访中,多位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因资本追逐而不断飙升的估值,也存在一定风险,在当前独角兽的热潮中,各方都需保持一份冷静,避免“独角兽”变成“毒角兽”。
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正告诉记者,目前各类榜单评独角兽,标准都是企业当前估值,但回过头看,经常会发现估值往往和资本的热点相关,很多企业随后的发展并不如人意。实际上,以估值论英雄,过度追求速度与规模,无益于创新创业。因为这样一来,对企业家的最大考验,并不在于企业经营,而在于企业家的融资能力。
独角兽快速增长的估值,还难免在市场上形成泡沫。“过去,一个项目可能10年才能达到10亿美元估值,现在可能三四年就达到了。”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表示,一些热门行业的独角兽估值之高,相当于把未来二三十年的预期收入都折现到今天。
“近两年,独角兽破产清算,在全球范围已经屡见不鲜。”投资人李青告诉记者,一些过往的热门赛道甚至开启了独角兽成批死亡模式,比如最近,美国自动驾驶卡车独角兽Embark宣布倒闭,70%的员工直接解雇,剩下30%处理公司关停流程。“资本有时会热捧你,有时也会抛弃你,对于企业而言,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头脑清晰。而且,不仅市场要警惕,政府也应该更加冷静,在推出扶持政策时要适度,避免过度干预,应保持与传统经济的平衡。”李青提出,以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江苏为例,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并不一定要立志成为独角兽,成长为一家“小而美”的公司可能更受欢迎。“很多创业项目,估值并不高,但很精致,把细分领域的某个痛点解决到了极致,慢工出细活,才能为百年老店打好地基,政府可花更大力气,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多成长养分。”李青说。(陈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