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1+3>4”!长三角做到了

  作为网红打卡地,上海武康路上人头攒动。顺着“武康路103甲”的路牌走进弄堂深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便坐落在这座闹中取静的小院。噼里啪啦的打字声、此起彼伏的电话铃、翻飞起舞的文件纸……这里就像一个信息“枢纽”,热火朝天又井然有序。

  53岁的罗伟光从合作办成立之初便来到这里,他的感触很有代表性——“大家虽从四面八方来,最终都拧成一股绳出去。”

  尝试

  罗伟光是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工作人员、江苏省发展改革委长三角处一级调研员。2018年初,他和来自沪苏浙皖的二十多位“精兵强将”汇聚到这间办公室、集中办公,共同研究发展议题,加强需求对接,协调重大项目。

  合作办刚一成立,首要任务便是编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这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推进的基础。”罗伟光向记者介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就是要有综合交通大格局,因此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这也让长三角地区在高速、高铁、航空等综合交通格局上有所突破。

  “以江苏为例,虽然规划了很多高速、高铁线路,但一些线路需要和安徽、上海、浙江等地协商对接,进展比较慢。”在罗伟光看来,不同的路网,在不同省市,轻重缓急都是不一样的,在规划、进度和协调步骤上,各省市大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没有集中办公前是由各地轮值,各方都可以做主场,但有效期只有一年,大家容易形成短期化思维,不能实现一以贯之的效果。”罗伟光说,有些地方遇到复杂的事就不愿意去碰了,或者一年到期后没有人来接续,很多事情不能有效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办成立后,有了统筹机构,在规划、进度和步骤上整体抓,实现了“1+3>4”的效果。

  共识

  打通断头路、开通省际的毗邻公交、三省一市的交通一卡通等等,都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难题”,在合作办成立后,这些难题逐步找到“解题思路”。

  元荡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上海市青浦区之间的一片水域。吴江与青浦近在咫尺,开车却要兜个大圈,从高速要多走20公里才能绕到对岸。打通这条路,是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基础设施组成立后第一个抓的断头路项目。

  “一条小小县乡断头公路的打通,要牵扯到两个省市的规划、投资、建设,机制的瓶颈远远大于技术上的困难。”罗伟光说,这需要融合发展的共识,更需要能够打破现有行政架构的机制。“我们合作办就好比‘老娘舅’,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去统筹解决问题。”

  在合作办跨区域协调的机制下,2020年,连接了苏州吴江和上海青浦的元荡桥终于建成通车,原来40分钟的路程现在只要5分钟。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交界处的池杉湖大桥,同样也经历了跨区域的协调。由于河道的变化,两地分界出现分歧,河堤修缮一直无法推进。最终,罗伟光到现场进行了协调,事情很快有了转机。2021年底,池杉湖大桥顺利合龙,为通车争取了时间。

  回想起参与协调的一个个项目,罗伟光心生感慨:“很多事情虽然我们在其中没有显示度,但在合作办的协调下,有了比较完美的结果,我们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破壁

  基础设施取得众多突破后,长三角一体化第二轮“三年计划”把重点聚焦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的构建,做好补链、固链、强链。

  “三省一市按照交通、科创、环保、金融等重点领域划分为15个专题合作组,协调推进区域合作中的重大事项。”罗伟光说,专题合作组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更要有“四两拨千斤”的能力,通过搭平台,建机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能级。

  如何让企业成本降低,让区域内要素顺畅地流动起来?“比如在此前,三省一市危化品禁上高速时间不同,给企业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和不便。”罗伟光说,通过多平台统一规则和尺度,消除了壁垒,也为企业节约了成本,保障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完整,形成区域统一大市场。

  如今,第二轮“三年计划”也已接近尾声。接下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正在酝酿和谋划第三轮“三年计划”。“下一阶段重点是‘产业+科创’,这不是简单的科创2.0,而是根据产业需求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更多科创成果转化落地。”

  这其中,安徽合肥与上海张江“两心同创”,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将成为下一阶段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五年间,罗伟光和其他长三角人也对未来充满希冀——“我们现在就像一家人,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都是拧成一股绳出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6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