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长三角的“长、宽、高、密”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

  前不久,一季度GDP十强城市“揭榜”,长三角又一次引人瞩目:十强中,长三角占据4席。在过去的2022年,长三角GDP总量达29.03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4%。

  这些数据印证着一个共识: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也是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召开3周年。

  在这个值得总结的时间节点,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皖高峰工作室从长、宽、高、密四个维度,为您解读长三角。

  长:“长三角”多长

  何谓长三角?

  长三角缘于地理概念——这里,是长江入海之前冲积形成的一片三角洲。今天,人们口中的长三角,更多时侯是一个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

  五年前的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一体化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共计41座城市。

  长三角三省一市一览。马玲制图

  长三角三省一市一览。马玲制图

  长三角有多长?不得而知。但数据显示,长三角面积为35.8万平方公里,不到全国的4%。不过,这里的常住人口却达到2.37亿人,占全国的16.7%。去年,长三角经济总量逼近3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4,与世界第四经济体德国相当,是公认的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一体化时间不长,区域面积不广,人口密度大,经济实力强。”这是一位区域经济专家眼中的长三角。

  经济实力强,还反映在成员城市上。目前,我国24座GDP超过万亿的城市中,有8座来自长三角。

  宽:“多赛道”领跑

  长三角的“宽”,体现在这一区域在“多赛道”领跑,可谓身宽体壮。三省一市各有“看头”,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鲜明标签。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图为上港集团洋山港区。瞿杰摄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图为上港集团洋山港区。瞿杰摄

  “开放”是上海的标签。

  2022年,上海口岸贸易总额突破10万亿元,保持世界城市首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排名世界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两年超过4万亿元,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一组组出众数据,是上海开放的缩影。

  开放,也使得上海经济发展的底座愈加牢固。同一年,当地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7万亿,继续蝉联全国城市之首,稳坐全球第一方阵。

  当然,在上海的示范带动下,“开放”也成为整个长三角的重要标签。

  “散装江苏”是人们眼中的江苏形象。其背后,是江苏发达的市域、县域经济。

  去年,江苏13座地级市GDP全部超过4000亿。其中,苏州、南京、无锡、南通突破万亿,苏州更是以2.39万亿被誉为我国“最强地级市”。

  县域方面,据记者梳理,2022年,江苏共有21个“千亿县”(含县级市,下同),苏州市、南通市“县县过千亿”。在我国,尚有不少地级市无缘千亿。

  “千亿县”中,昆山以5006.7亿元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的县(市),这一数字比部分省会城市还要高。

  在民营经济“赛道”上,浙江是当仁不让的“种子选手”。

  去年9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身为民营经济发祥地的浙江以107家高居榜首。上榜企业数量连续24年位居全国首位。

  藏富于民,是浙江民营经济“领跑”的佐证。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强”中,浙江一省独大、占比超半,共有8城入围。需要说明的是,浙江一共只有11座地级市。

  在传统观念中,安徽是农业大省、能源大省。这里的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四,“两淮煤矿”享誉业内。

  位于合肥的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王夙素摄

  位于合肥的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王夙素摄

  眼下,凭借科技创新,安徽频频“出圈”。

  2017年,继上海张江之后,安徽合肥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0年,我国首批国家实验室在安徽挂牌;目前,全省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科技创新,还推进了当地的产业发展。2022年,安徽GDP迈上4.5万亿大关,历史性地跻身全国十强。

  高:发展“高质量”

  发展,既要重“量”,更要重“质”。当前,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各地面前的第一课题。

  破题过程中,长三角多点出击。

  如果把制造业比作经济发展的土壤,那么先进制造业就相当于养料。

  去年底,工信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长三角上榜18个,占比四成。

  上海市集成电路集群、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合肥市智能语音集群、杭州市数字安防集群……一个个集群名称,彰显出三省一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决心和成效。“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学者如是评价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由四地研究机构共同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2022》指出,2021年,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财政科技拨款占政府支出比重,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三成、两成。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1.18人,是全国平均水平近2倍。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

  公开报道显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长三角都可圈可点。

  数量上,长三角高校数量占全国17%。质量上,37所长三角高校出现在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上,占总数的1/4。

  九校联盟(即C9),是我国首个由顶尖大学组成的联盟。联盟成员中,长三角高校占比过半,分别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是“两山理论”发源地。今天,注重生态保护,是三省一市的共同选择。

  注重生态保护是三省一市的共同选择。图为流经皖浙两省的新安江。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注重生态保护是三省一市的共同选择。图为流经皖浙两省的新安江。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2012年,皖浙两省创新签署“对赌”协议,实施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至今,相关参与方共计投入200多亿元,大大改善了千岛湖等新安江下游水质。

  具有深远意义的是,“新安江模式”已在全国多个流域、省份复制推广。

  密:夯实“一体化”

  事在谋,更在行,贵在坚持。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5年以来,对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四地紧密协作,共做一体化答卷。

  党政主要领导之间的交流,是区域成员相互了解、深度融合的前提。

  据了解,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已连续举办多届。今年初,履新后的三省一市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开启“串门”。对此,大家评价道,就像是“走亲戚”。

  融合发展,交通先行。

  高铁,是当下人们出行的首选。在长三角,20多条高铁线路、200多座高铁站、6700多公里高铁里程,构筑起全国最密集的快速客运网络,以上海为中心的3小时高铁都市圈业已形成。

  由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开往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的跨省公交。人民网记者 陈浩摄

  由安徽省郎溪县梅渚镇开往江苏省溧阳市社渚镇的跨省公交。人民网记者 陈浩摄

  同时,跨省公交的开通,也大大方便了省际毗邻地区的百姓。以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广德为例,该市已开通跨省公交8条,线路总里程193公里,覆盖沿途40多个行政村,方便百姓约15万人。

  便捷的交通,带来的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区域内的畅通流动。2022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371个、实际到位资金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

  发展是为了人民。

  一体化发展之势下,优质医疗等民生资源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目前,安徽获批建设的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有4个输出医院来自沪苏浙。

  ……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让社会各界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报以更大期待。

  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即将在安徽召开。这次会议,必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进一步”注入强大动能!(陈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7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