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横山桥镇,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寄语:“和衷共济、大胆开拓、敢攀高峰、争创一流。”
上世纪80年代,依靠“石头经济”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横山桥,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上世纪90年代,创造了“全县乡镇学横山”的辉煌,成为首批“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进入新世纪,2003年常州获批“国家新型涂料产业化基地”,全市拥有涂料企业244家,横山桥镇涂料企业约占三分之一。以兰陵化工、晨光金属涂料为龙头,横山桥一路高歌猛进,逐渐成为享誉全国的“涂料之乡”。
2016年12月,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启动了“263(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化工产业首当其冲。
昔日“涂料之乡”,何去何从?
“生死阵痛”分化加剧,从70家减至24家
“响鼓”之下,必有“重锤”。
据统计,“263”专项行动开展之前,横山桥镇有140余家化工企业,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10%、税收收入的30%,其中,涂料企业70家,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
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重组一批。由于大多数涂料企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采用前村后厂的发展模式,生产工艺较为简单,零散分布于20多个自然村。这一“锤”,无疑“壮士断腕”。
常州市互联涂料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关停的企业。公司负责人周志军转行做起了机械:“不想被市场淘汰,对于能否活下去也没有把握。”
感受到“阵痛”的不只是化工涂料企业,与其相伴而生的设备制造商也受到了影响,龙鑫化工机械厂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企业负责人莫铭伟当机立断,向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进军。“我把公司名字里的‘化工’都撕下了,对内对外都经历了挺长时间的适应期。”
经历了“263”“危污乱散低”整治阵痛,一些涂料企业向高而攀。
兰陵化工集团承担起国家级“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旗下子公司兰陵高分子还拿下了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绿色涂料的同时,我们承接与涂料配套的行业工程,实现了涂料涂装一体化模式,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兰陵集团副总经理陈明铮说。
作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常州市武进晨光金属涂料有限公司目前已占据国内商用车涂料35%的市场份额。“公司设有长春、青岛、济南等5个涂装工程部,商业版图不断扩大。”该公司董事长岳晓峰说。
“含新量”更高,“含金量”更足。“截至目前,全镇涂料企业24家,不到过去的三分之一,但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然维持了‘263’之前的数据。”横山桥镇经济发展局局长陈家华说。
但让陈家华忧心的是,相较于晨光金属涂料、兰陵化工等国内涂料行业年产2万吨以上的代表性企业,中小微涂料企业的日子没那么好过。“受限于‘263’等相关政策,无法进行技改扩建,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导致市场竞争力大幅下降。”
政企“抱团”为之计深远,全省探路肩负使命
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我国高端工业功能性涂料市场规模约为5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品牌占有份额约为90%,国内品牌约为10%。
这一数字,刺痛着涂料人。根据《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国环境友好的涂料品种占涂料总产量的70%;销售额在100亿元以上的涂料生产企业达到2家以上,50亿元以上达到8家,10亿元以上达到20家。
这一前景,振奋了横山桥。“集聚重组”的想法,不谋而合。 “振兴民族涂料品牌,集聚做大做强,才能有利于解决涂料产业重点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争取世界级的话语权。”岳晓峰说。拥有30多年历史的晨光金属涂料,亩均入库税收达270万元,在全区名列前茅;虽然在“263”行动中实现了整治提升,但受限于老厂区的资源条件,已触碰发展“天花板”。
“全镇涂料企业目前主要以生产溶剂型涂料为主,如果建设集聚区,可以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以生产水性、高固含量、低挥发性的涂料为主要发展方向。”横山桥镇副镇长缪飞说。
“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也落地在常州,建设涂料集聚区有天然的优势。”常州市涂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心一说。
锚定目标,协同奋进。在充分集智调研基础上,横山桥镇把“关于建设绿色涂料集聚区的意见”向上呈送,希望以建设集聚区为契机,打造涂料产业集聚发展的先进样板。去年4月,常州市政府同意在常州经开区设立绿色涂料集聚区。今年1月,绿色涂料集聚区一期工程被列入江苏省重大项目库。
方向明确,如何落地?横山桥政企组团,前往安徽、江西、浙江等多地“取经”;每周一次项目会,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冲突,时而出现。从100%到80%,决策在碰撞中变得科学。最初,政府部门要求集聚区企业入驻条件自动化程度100%。晨光金属涂料副总经理郭北横提出,多数涂料企业都会面临小批量订单的问题。“我们做汽车金属涂料,有一些只需要几十千克,100%全自动化不适用于现实生产。”最终,这一入园门槛调整为80%。
“绿色涂料集聚区,被赋予了全省先行先试的使命,探索化工园区污染源头管控新模式。”缪飞介绍,过去,涂料企业必须自己配备消防、环保、应急等设施,而集聚区打造“公建配套辅助设施共享”模式,统一配置甲类车间、甲类仓库及废气设施处理装置,建设雨污水管道、涂料罐区、中控室、事故应急池,实现生产闭环、共享治污。
安全领域专家、常州天成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杰对入驻企业进行了可行性调研:“集聚区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排放废水5万吨、氮氧化物41吨、挥发性有机物1013吨,年削减综合能耗350吨标煤。”
今年5月,绿色涂料集聚区的项目备案证落地:总规划面积约650亩,总规划产能60万吨,分期实施。
奔走了两年的“缪飞”们感慨:“终于拿到‘准生证’了!”
聚势“涂”强,期待重塑昔日荣光
忆当年,退,干净利落;看今朝,进,毫不迟疑。
根据计划,绿色涂料集聚区采取“企业组团入驻、社会资本共建、国有资本控股”的投融资模式,今年2月,以晨光金属涂料为代表的5家企业签约入驻集聚区。
晨光金属涂料计划总投资10亿元,在集聚区新建厂房4万平方米,投运后年产各类涂料25万吨。“相比自己新建厂区单干,入驻集聚区更划算。”郭北横算过一笔账:集聚区建设罐区后,涂料将一改以往桶装运输的模式,直接管道输送,免去了涂料桶的使用和处置成本,预计每吨涂料可节约近700元。
常州威斯敦粘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7200万元,在集聚区新建厂房1万平方米,年产涂料2万吨。“之前与代工厂合作生产,入驻以后将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研发成果能更快落地。”威斯敦总经理张亮说。
“所谓集聚区,不是企业各自简单入驻的集聚,而是在重组基础上的创新集聚。我们鼓励大的兼并小的、小的联合成强的,通过兼并重组、抱团合作,在园区内形成4~5家涂料龙头企业,擦亮特色产业名片。”横山桥镇镇长程金透露,除吸纳本地涂料企业之外,目前集聚区正在接洽全球顶尖的涂料企业。
与绿色涂料集聚区仅有一路之隔,7月1日刚刚完成股改更名的常州市龙鑫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早已摩拳擦掌。“我们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手握9项发明专利,不仅能为集聚区配套好的化工设备,也希望将这里打造成实景的设备展示区。”莫铭伟说。
根据规划,绿色涂料集聚区将通过5年时间的集聚发展,实现年产值60亿元以上,税收4亿元以上。“聚势‘涂’强,创新‘涂’变,横山桥镇将加快推动涂料企业以新带旧、整合发展,奋力打造涂料产业集聚发展的先进样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横山桥镇党委书记赵文明表示。
这是一场政企的“双向奔赴”:锚定一个新方向,形成一个新园区,带动多条产业链。
昔日的“涂料之乡”,正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阔步前行。
是否能再现“学横山”的历史?横山桥人相信:路虽远,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