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外贸新业态,让“小商品”走向“大世界”

  原标题:外贸新业态,让“小商品”走向“大世界”

  “国家级试点”落户蚌埠

  7月13日,随着关锁“嗒”的一声落下,一辆满载日用百货的卡车驶离蚌埠港码头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卡口,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踏上出国之旅。

  “此次我们出口货物是玻璃杯、咖啡杯等,货值28.6万元,主要出口到摩洛哥。”蚌埠市泽晨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晓峰告诉记者,自去年下半年进驻蚌埠中恒商贸城,利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走出去”,日用小商品出口更便捷,在海外也拥有了更多新客户。

  据介绍,作为一种外贸新业态,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商品出口量身打造。此贸易方式下,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进行采购,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在15万(含15万)美元以下,并在采购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

  2013年,我国率先在浙江义乌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2020年,蚌埠中恒商贸城获批安徽省唯一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市场。2021年1月,蚌埠中恒商贸城开展市场采购贸易业务。

  “相比一般贸易方式而言,市场采购贸易更简化的通关手续、更便捷的通关条件、更低的出口成本,大大提升了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竞争力。”蚌埠海关查验科关员叶慧子介绍,这一新业态实实在在解决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难题。

  为大力推进试点建设,安徽省政府印发《蚌埠中恒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蚌埠市政府出台《蚌埠中恒商贸城市场采购贸易综合管理办法》;蚌埠中恒商贸城所在的淮上区政府出台涉及商品认定、商品溯源、违规查处、信用评价、出口商品检验、外汇管理、风险防范、知识产权保护等全流程配套管理办法14个,形成了“1+1+14”的市场采购贸易政策体系。

  截至今年5月,蚌埠中恒商贸城利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累计通关7885票,出口的商品销往韩国、阿联酋、土库曼斯坦等107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折合人民币70.62亿元。其中,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044票,货值折合人民币52.72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淮河流域、皖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交流与合作。

  “多平台联运”助企出海

  日前,在位于蚌埠中恒商贸城的蚌埠市坤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将塑料杯、清洁刷子、收纳箱等货物装箱,准备送往市场采购组货仓,发往韩国。

  蚌埠市坤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加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企业之一。“我们本就是中恒商贸城的商户,过去以日用百货内贸零售、批发为主,有着成熟的采购供货渠道。”该公司负责人董松告诉记者,他一直想开拓外贸出口业务,但小商品“走出去”面临报关繁琐、商户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等难题。

  通过享受国家支持的通关便利、免增值税、收汇灵活等政策优势,市场采购出口模式使小商品“闯世界”的痛点迎刃而解。据蚌埠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场采购模式下,企业准入门槛更低,凡在产业集聚区内的商户、贸易公司经备案后都可以参与试点;通关出口更快,允许组柜拼箱,实行简化归类申报;税收政策更优,实施增值税免征不退政策;外汇管理更活,允许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支持跨境人民币结算。

  立足便利通关功能,蚌埠中恒商贸城建成全国通关一体化监管的组货中心,在蚌埠、合肥建设投用2个前置组货仓,总面积9800平方米,实现省内组货全国通关一体化,出口商品在前置组货仓内组货装箱、全国口岸查验放行。

  “市场采购贸易采取的通关一体化模式,极大简化通关流程,避免商品从仓储地运至采购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再运送至口岸的迂回运输,实现经营者出口成本更低、通关更便捷,平均一个集装箱能省下来2000多元。”2021年,董松注册外贸公司,开展外贸订单业务,将蚌埠乃至皖北地区的玻璃制品、纺织品、文具等销往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董松说,今年公司还开拓了韩国市场,一季度出口额有3900多万元。

  “我们搭建‘一平台两中心’。打造‘市采’联网信息平台,与海关数据系统等多平台联动,向全省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开放;组建‘市采’综合服务中心,吸纳会计、货代、报关行等服务机构入驻,为全省‘市采’参与主体提供全流程服务;建设运营出口商品展销中心,吸引全省优质企业入驻。”蚌埠中恒商贸城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冰说。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推动传统商品市场转型升级,带动更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对外贸易,为安徽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添了新引擎。目前,中恒商贸城入驻商户增至4000余家,累计培育三类经营主体(供货商、经营者、采购商)627家、生产型企业1418家。

  “市场采购+”辐射全省

  阜南柳编、蚌埠玻璃、黄山茶叶……在蚌埠中恒商贸城的出口商品展销中心,各个展馆展示的安徽地方特色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出口商品展销中心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汇集全省近180家企业、200余种产品,涵盖39个产品大类。其中,茶叶展区300平方米,入驻茶企20多家,展示各类出口茶叶精品100余款。”刘冰说。

  今年5月,“中国徽茶皖北展销中心”在蚌埠中恒商贸城揭牌,该中心成为徽茶在皖北的重要展示展销平台,对于进一步开拓皖北市场,辐射毗邻皖北的山东、江苏等省,提升徽茶品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正在探索‘市场采购+茶业产业’模式,通过建设徽茶馆,开展国际贸易洽谈会、境外客商选品会,打通‘建展厅—请外商—做出口’流程,助力徽茶通过市场采购平台走向世界。”刘冰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蚌埠市积极推进业态融合发展,探索实现“市场采购贸易+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产业园”模式。例如,“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即省内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采购的无票货物,充分利用市场采购贸易“无票免征”优势,实现异地组货、全国通关的便捷报关出口,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合规化、阳光化、可持续化发展;同时,有助于市场采购贸易线上开拓海外客户,利用市场采购贸易通关一体化实现省内组货优势,将跨境电商的线上订单汇总拼箱,并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报关出口,进一步做大做强外贸新业态。

  “今年以来,我们多次深入企业调研,收集企业诉求,帮助企业了解掌握海关监管要求,引导企业依法合规备案申报,推出‘日清周结月盘点季分析’工作机制,提供接单、查验、放行一站式服务,压缩现场业务办理时间25%以上。”叶慧子说。

  蚌埠市税务部门推行企业开办涉税业务“一网集成”办理;选派业务骨干入驻商贸城,提供专业税费咨询服务。蚌埠中恒商贸城副总经理宋早军告诉记者,该市场从享受第一笔3万元的出口免税,到如今累计享受2.02亿元出口免税,税费优惠政策带来的“真金白银”成为企业加快“走出去”的动力之一。

  当前,蚌埠中恒商贸城正积极推进“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市场采购贸易+中欧班列”融合互补发展模式。“我们将加强部门联动,持续拓宽‘市采’覆盖面,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跑出‘加速度’,助推经济发展。”蚌埠市商务和外事局负责人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3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