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杭州高新区(滨江)上半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全省第一
创造力牵引“国际滨”二次冲锋
知识产权是衡量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近日,杭州高新区(滨江)交出的半年报显示,“国际滨”创新能力再上台阶:发明专利授权量3983件,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长13.12%。至此,该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655件,是浙江平均水平的13倍。
创造力领跑,企业是最大活力源泉。“今年零跑发明专利授权达370件,创下历史新高。”零跑科技法务总监刘晓丹告诉记者,依托在整车、电池、电子、电驱等板块的发明专利,零跑挖了一道技术和成本“护城河”。今年以来,零跑销量迅速上升,7月交付突破1.4万辆。
上半年,杭州高新区(滨江)来自企业的发明专利共有3826件,占比达96%;涉及企业1312家,同比增长10%。除了新能源,在智能安防、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涌现发明专利破100件的企业。
创造力牵引高质量发展驶上快车道。“我们的规上工业高新成色非常足。”杭州高新区(滨江)经信局局长林春盛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区规上工业高新技术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0.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93.5%。这主要得益于该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始终保持10%左右,且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新领域。
提升创造力,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是保障。“我们通过知识产权服务增值化这个小切口,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从便捷式向增值化迭代升级,不断提升创造力,发起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的二次冲锋。”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发明专利申请时间需要2至3年这个痛点,杭州高新区(滨江)落地了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为高端装备等产业提供预审,将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缩短到3至6个月。
除了快,还要“多、好、省”,知识产权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一件事”向“一类事”转变。“原来企业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通常要跑去北京。”杭州高新区(滨江)市场监管局局长史琼介绍,全省首个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后,集聚了国家、省、市各级50多家公共服务和中介机构,服务范围从一区拓展到全国。
如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这项审批就不用再跑北京了,一年多的办理量比过去五年还多。
今年以来,许多初创期、发展期、上市准备期的企业,享受到分层匹配的差异化服务。截至7月,该区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5家、优势企业8家,位居全省第一。
不久前,一家企业在开展国际并购时,收到杭州高新区(滨江)送去的知识产权纠纷提醒目录表。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吕德军介绍,今年上半年,区里已为20家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维护企业海外权益。上半年,该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430件,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长24.27%。
企业创造力看涨,牵引经济发展质效迈上更高台阶。作为全省面积最小的县(市、区),杭州高新区(滨江)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全省2.8%的GDP总量,上市企业数量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两化融合等指数均保持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跃居杭州第一。
如何让创造力更快“变现”?目前,杭州高新区(滨江)已探索数据知识产权质押等新模式。接下来,将利用建设“中国数谷”契机,以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为突破口,探索有利于数据安全保护、合规流通的产权制度和市场体系,今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力争超过60亿元。
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章登峰:
推动天堂硅谷跃向硅谷天堂
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杭州高新区(滨江)坚持走创新路、吃改革饭、念人才经,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新征程上,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锚定“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的战略定位,奋力迈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抓手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抢抓杭州亚运会重要历史机遇,切实以创新之长、改革之举补开放之短,把开放提升作为发展破局的关键钥匙,一体推进开放提升与创新深化、改革攻坚贯通融合,建设更高能级的国际大都市核心城区。
深化创新开放,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打造奋进者之城、实验室之城和孵化器之城,高效链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全力打造创新发展策源地和成果转化首选地。
深化产业开放,优化提升“一园三谷五镇”产业布局,不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建设数字经济最强区、总部经济引领区和双链协同示范区,努力构建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
深化城市开放,充分发挥杭州亚运会对城市的重大撬动作用,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一网共治”效能,构建国际化城市数字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深化制度开放,以知识产权增值化服务为突破口,持续丰富知识产权、律所等科技创新中介机构,加快探索与国际接轨、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制度体系,努力建立接轨国际的前沿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