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高质量发展丨嘉兴港区:“东方氢港”乘“氢”而起
嘉兴是浙江首批发展氢能产业的试点城市之一。作为嘉兴氢能产业的示范区,近年来,嘉兴港区立足产业优势,引领“低碳”潮流,围绕氢能“产业链”“创新链”“应用链”,全力构建氢能产业生态,推动“东方氢港”悄然崛起。
立足独特产业,铸就氢能“产业链”
装置高高耸立,现场机声隆隆。在华泓新材料厂区,一股股氢气经丙烷脱氢装置分离而出,再通过管道“流”向周边企业。公司总经理助理高意良说,华泓每年可产高纯氢气1.6万吨。近年来,借嘉兴港区氢能产业发展的东风,该企业已与辖区多家企业达成上下游合作。
集聚一大批化工新材料企业,工业副产氢近10万吨……立足这一独特产业基础,嘉兴港区瞄准氢能这一新兴产业,先后出台氢能产业规划、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等,不断完善构建涵盖制、储、运、加、用各环节的氢能全产业链。
——围绕产业链,“链式”发力。作为嘉兴港区引进的氢能产业拳头项目,近期投产的美锦国鸿氢能产业园一期项目将形成从核心材料、动力系统和氢能装备的全产业链布局。嘉兴港区招商局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围绕氢燃料电池的上下游产业链,嘉兴港区重点招引“八大零部件”关键企业。截至目前,已有优沐氢瓶、韵量双极板等多个链上企业项目落户。
——产业链要增效,党建来加持。为推动辖区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嘉兴港区组建氢能产业链党建联建助企攻坚团,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难题70余个。浙江鸿基石化是一家烯烃全产业链企业,这两年,在“助企攻坚团”的帮助下,成功牵手岩谷气体、合盛硅业等公司,年销氢气约2500吨。
厚植成长土壤,构建氢能产业“生态链”
内部装修、绿化种植……眼下,在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创新中心一期项目现场,近百名工人正忙得脚不沾地,加速为项目收尾。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集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制定、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只是嘉兴港区厚植氢能成长土壤的一角。近年来,嘉兴港区聚焦一个产业园、一个配套政策、一个运行平台、一个基金和两个中心等持续发力,加速构建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让更多氢能产业项目在这里生根发芽。
数字经济时代,无数字不产业。为联通辖区氢能相关企业发展细胞,赋能产业生态搭建,2022年7月,嘉兴港区牵头建设了嘉兴氢能行业产业大脑。目前,该大脑已汇集氢能车的实时数据、加氢站的运行情况等产业关联数据近千条。
嘉兴港区还以产业基金撬动发展。2022年,嘉兴港区联合国家能源集团、省金控、嘉兴市地方产业基金等,共同组建浙江省东方氢港氢能产业培育基金。据介绍,该产业基金规模20亿元,将针对氢能全产业链进行投资,涵盖省内核心关键企业、示范应用场景、科研机构重点科技项目等,有望带动浙江氢能产业发展。
探索多维场景,拓宽氢能“应用链”
深夜,嘉兴港乍浦港区依然灯火通明,一辆辆重卡满载集装箱来回穿梭。细看,不少重卡用的不是燃油,而是氢燃料电池。“加一次氢可以跑400公里,且每辆车每年可减碳量约80吨。”嘉兴港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整个码头已投用氢能重卡50辆。
嘉兴港是浙北地区唯一出海口,也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港口物流用车、叉车、海河联运船舶等,都为嘉兴港区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近年来,嘉兴港区以港口为切入点,持续拓宽氢能“应用链”。“预计到2025年末,仅氢能重卡物流车,嘉兴港将投入近1000台。”嘉兴港区有关负责人说。
用氢燃料发电,满足园区化工企业调峰用电的需求,是嘉兴港区的新尝试。最近,在嘉化能源生产园区,两座1兆瓦氢燃料发电系统正试运行。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嘉化烧碱厂的工业副产氢气就地转化,企业搭建起“氯碱-氢能-绿电”的应用新场景,预计高峰段运行每年可发电约400万度。
离百姓最近的氢能产业应用场景当属氢能公交。2022年7月,嘉兴港区推出当地首条氢能公交线路,公交车采用氢燃料电池驱动。驾驶员王师傅说,相比燃油公交车,氢燃料电池车不仅起步和刹车更平稳,噪音小,乘客的乘坐体验感自然也要好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