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屋脊”融冰而下,到长三角太湖平原北端,长江奔流不息至江阴,再以澎湃之势汇入东海。
从金陵古城缓缓出发,过暨阳大地飞驰入沪,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沪宁沿江高铁,全速驶来。
“前方到站,江阴站。”
圆梦高铁
开启轨道交通新时代
在交通、信息都不畅达的400多年前,中国地理探险领域的丰碑人物徐霞客心怀“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之志,从江阴出发,溯江而上,历经30余年,探寻长江正源;
舟楫往来的运输线上,古代的南北大运河,从江阴的利港进入长江,再连通扬州港口通往北方,形成最便利的交通方式;
今有沪宁沿江高铁呼啸而过,从获批建设到通车运营,历时5年,让江阴自此迈入“高铁时代”。
从江阴出发到从“江阴站”出发,划时代的“江阴时刻”已然到来。
4.2万平方米,4台10线,沪宁沿江高铁沿线规模最大的新建站房……江阴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站以“江尾海头、巨轮启航”为造型,融入江阴“河网纵横、江河交汇”的地域元素,正蓄势待发,以昂首姿态拥抱世界各方来客。
据中铁建工集团江阴站项目质量技术部部长王辉介绍,该枢纽站规划为沪宁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铁路、新长铁路、锡澄轨道交通S1线的综合交通枢纽,同时整合公路客运、公交、出租、旅游集散等多项功能。
“列车疾驰下看江阴大地,肯定有不一样的美。往后,我们可以在家门口坐高铁,去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壮美。”江阴市月城镇沿山村党委书记顾栋华激动地说。
作为苏南苏北、沿江城市群快速转换的重要交通枢纽,江阴高铁综合客运枢纽站启用后,乘客从江阴站出发,通过沪宁沿江高铁,50分钟即可到达南京、上海,深度融入“沪宁一小时高铁圈”;通过盐泰锡常宜铁路,北接盐城站,南连宜兴站,可通达北京、杭州,构建北上南下、西联东出的格局,江阴正式按下“高铁时代”模式按钮。
作为南京与上海之间的又一条快速通道,沪宁沿江高铁也是联通苏南各市的一条客运专线。江阴站作为连接苏南、苏北、上海的重要节点,其建成通车将使省内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对于我省的交通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这将帮助江阴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形成与长三角城市的同城效应。”江阴铁路办相关负责人说,原来江阴市民到上海、南京大多通过自驾或乘坐大巴,耗时需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今后乘高铁一小时内就能抵达,至少可节约一半时间。
因为长江,江阴与无锡其他地方相比,少了一份柔婉,多了些许豪迈,如今沪宁沿江高铁呼啸而来,为这座工业名城更添几分筋骨,让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砺行致远,更显包容汇通的特质,从而拥有更为丰满的时代性格,为发展添动力,为城市添活力。奋进新征程,“轨道上的江阴”新画卷已在暨阳大地铺展。
乘势而上
激活开放型经济新引擎
沪宁沿江高铁全线共设有8个车站,所经地区多为我省南部县级市,江阴无疑是较为“吸睛”的那个。
2022年,江阴市GDP达到4754亿元,以约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二百四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拥有全国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五十分之一的中国500强企业和三十分之一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
开放是江阴与生俱来的发展基因,为更好“走出去”,一直以来,江阴上下求索。
8月中旬,从温情太湖到热带沙漠,无锡经贸代表团带着满满诚意奔赴位于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与阿联酋。访问友城、拜会对接、考察洽谈、招才引智……一次次面对面交流,擦出合作新火花。最终,无锡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与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签署友好共建园区协议,多家苏企签署入园合作协议,入园项目签约总金额达8亿美元。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据江阴海关统计,10年来,江阴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实现了经贸往来全覆盖,进出口规模从355.6亿元增长至490.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4.5%,高于全市外贸年均增长率1.5个百分点,这个市场已成为江阴外贸新的增长极。
一系列数字,展现江阴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喜人态势——2023年一季度,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364.94亿元,其中出口240.46亿元、同比增长2.6%,完成实际使用外资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全市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在库项目19个,投资总额超4亿美元,外资外经实现较快增长,江阴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等国际产能合作更加积极主动。
通达则地盛,地盛则繁华。沪宁沿江高铁不仅让江阴进入“高铁时代”,还将使其一举跃升为高铁枢纽城市、成为长江边新的“十字路口”,必将为江阴高质量发展破解瓶颈制约、打开更广阔空间,为江阴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深度融入
打造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样板
江之尾、海之头,一江春水动海潮。
关键的地理位置、悠久的人文历史、雄厚的经济实力赋予江阴无可比拟的优势,在锡澄一体化大背景下,江阴市的大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沪宁沿江高铁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骨干线路,将与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共同构成长三角地区向西辐射的高铁“大动脉”。
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和交通血脉相连,发达的交通路网是城市跳动的脉搏,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必备条件,对此,江阴有着深刻理解。
聚焦“一湾一谷一区一港”科创格局,立足“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一直以来,江阴始终积极拥抱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入锡澄一体化,在大格局中找准发展定位、产业定位、城市定位,围绕构建“345”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功能区建设,以更高能级、更强平台更好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擦亮“产业强市”这张金名片。
今年以来,江阴以国际视野、全局思维提升江海河多级联运功能,形成客货运分离的快速路网络,更好提升物流供应链驱动力、城市产业链竞争力,努力打造交通枢纽名城和开放强市,并进一步优化招商体制机制,吸引了一大批外商大客户、大项目“跨越山海”牵手江阴。江阴上半年GDP增长6.7%,彰显了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今年,178万江阴人翘首以盼的高铁梦圆;明年,锡澄轨道交通S1线也将通车运营。高铁、地铁渐次而来、在此交会,浇筑着江阴这座城市的发展厚度。
展望未来,江阴仍将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主动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紧扣民生出行,围绕高质量发展,提速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聚焦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深化‘三新’攻坚,做强开放平台,推进功能区高效运行,推动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畅通立体式交通体系,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和区域一体化中拓展更广空间。”前不久召开的江阴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上,江阴对照省委、无锡市委全会部署,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奋斗目标。
再吹冲锋号、再擂出征鼓,一张现代化滨江花园城的崭新蓝图正在展开。“轨道上的江阴”将蓄势而发、顶格推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