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13家“小巨人”企业,64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南京,“专精特新”企业群体紧扣创新发展的时代脉搏,汇聚成一往无前的高质量奔流。
为了护航“专精特新”企业更好成长,南京税务部门聚焦税惠添力、服务赋能、纾困鼓劲,厚植“专精特新”“幼苗”发展“沃土”,助其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
精准滴灌添“动能”,助力企业破茧成蝶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新材料更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在南京,就有这样一家在新材料领域深耕细作十多年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遥想当年,一台设备、400平方米生产空间、员工不到10人……而今,曾经的小微企业已逐步成长为拥有数十条全自动生产线、自建厂房6万多平方米、全球员工约600人的集团化公司。2022年,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在南京举办时,该企业更是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家企业代表之一,在大会现场进行交流发言。
想要“蝶变”,搞研发才是出路。该企业从运营之初起,就专注于高分子膜材料的研发、加工、生产和销售。数据显示,五年来,企业将每年销售额的4%至5%进行研发投入,积极进行各种关于材料、设备、配方等方面的研发和测试。一次次迭代升级的量子点增强膜、光学复合膜等光学膜产品,为下游产品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进而为千家万户能用到更纤薄的显示器、更趋近原色的显示画面提供基础。而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代表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正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坚实后盾。
“一门心思搞技术创新,光靠毅力肯定不行,还要靠现金流支持。”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慧感慨,“一路走来,税务部门不断向企业精准推送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我们总能第一时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加计扣除优惠等相关政策,在税务部门的悉心辅导下,今年1000多万元的加计扣除研发费和50多万元的出口退税使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对完成年底预定攻坚目标充满了信心。”
量体裁衣送“锦囊”,助力企业爬坡过坎
“专精特新”企业集群往往具有行业集中度高、民营数量多、税收贡献大的鲜明特点。对此,南京税务部门专门组建“专精特新”服务团队,建立健全企业“成长档案”,从企业规模、行业分类等不同维度强化企业日常维护和动态管理,实现“一企一档案”“一企一锦囊”,不断升级“全员、全程、全心”服务意识和质效。
“税务部门联合工信部门和行业协会为我们提供‘一户一档’‘一户一策’的‘管家服务’,常态化听取意见、宣传政策、提示风险,特别是在高新技术认定推荐、企业研发项目确认等方面,为企业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大力支持。”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除了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扶上马”,助其练就破解细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独门绝技”,南京税务部门还紧盯企业在原材料购进和匹配市场供需等方面诉求,通过牵线搭桥、串珠成链又“送了一程”。
“多亏了税务部门的‘大数据’赋能,为公司筛选出5户可能存在工厂信息化改造需求的企业,并进一步助力我们精准匹配1名潜在客户完成供需对接。”作为国内领先的“一体化”智改数转服务商——南京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孙健满怀感激之情介绍道。
靶向施策提“底气”,助力企业逐梦蓝海
在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每天从早到晚总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多条生产线同步运行,各工位生产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检测、分装等流水作业……
据企业法定代表人芮益民介绍,公司始创于1987年,硬是从一个濒临倒闭的软泡小车间发展壮大为享誉海内外的“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在硬泡组合聚醚、异丙醇胺两个细化行业名列前茅,2023年1—9月组合聚醚、异丙醇胺销售数量分别为88864吨、77741吨,同比分别增长26%、21%。
“这些年,多亏了税务部门帮助我们补元气、获新生,特别是今年已享受税费优惠3700多万元,其中光出口退税就有1690万余元,给了我们与跨国公司同台竞技的底气和动力!”每次想到公司起死回生、发展壮大,芮益民就感慨颇多,“此外,税务部门还给我们推送‘国际税收政策礼包’,为我们走出去深耕世界‘朋友圈’指明了方向。”
聚能成势新高地,开放创新向未来。“精而美”“小而强”的“专精特新”企业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生力军,是助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激活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保障。下一步,南京税务部门将立足当好企业“服务管家”,既在落实税费政策、维护企业权益方面“雪中送炭”,又在优化办税服务、服务地方发展方面“锦上添花”,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谱写“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