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数交所日益活跃的市场交易生态正逐步形成
今年数据交易额预计超10亿元
11月26日开幕的2023全球数商大会透露,数据交易场所正成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主力军。今年以来,上海数交所数据交易额不断攀升,单月数据交易额已超1亿元,并保持每月稳步增长态势,预计2023年全年数据交易额突破10亿元,日益活跃的市场交易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何为数商?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各方普遍认为数商是以数据为生产经营关键要素的企业。其中,服务型数商促进数据“动起来”,为数据供需双方提供可信的连接,推进数据高效地流动;应用型数商促进数据“用起来”,帮助千行百业挖掘数据价值;技术型数商促进数据“聚起来”,通过帮助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地采集、储存、管理数据等,让分散在不同系统、平台的数据,汇聚成标准化、可流通的生产要素。据上海数据交易所的研究,从2013年至2023年,中国数商企业数量从约11万家增长到超过100万家。国家数据局将围绕发挥数据要素乘数作用,研究实施“数据要素X”行动,从供需两端发力,在智能制造、商贸流通、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若干重点领域,加强场景需求牵引,打通流通障碍、提升供给质量,推动数据要素与其他要素结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新治理。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在大会中指出,数据流通使用,既有通过数据交易所形式的场内交易,也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直接发生的数据交互。要处理好场内交易和场外交互的关系。明确完善和规范数据流通规则,构建促进使用和流通、场内场外相结合的交易制度体系。她介绍,目前各地场内数据交易的发展热情较高,数据交易所快速增加,到10月底已经超过48家。从各地数据交易所的定位看,总体上是制度建设和规则建构先行,登记、确权发证(持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价值评估、公共数据开放和运营、数据链建设、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等快速推进。但数据交易量有限,仍在尝试性起步阶段。
自2021年11月25日揭牌成立以来,上海数据交易所紧扣国家数据交易所定位,围绕推动数据流通交易和数据资产创新应用两大主线,推动数据作为商品、作为资产在流通中产生价值。上海数交所以活跃场内交易为导向,推动构建数据交易服务体系,打造了“浦江数据交易之声”、需求大厅等信息发布平台,围绕供需对接、交易撮合组织各类市场活动超60场、覆盖超2000家数商,降低数据交易过程中的搜寻成本、决策成本和执行成本。预计到今年年底,累计挂牌数据产品数量达2000个,将有效促进数据交易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
大会透露,上海在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持续促进数据产品向知识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今年10月,上海发布实施数据品牌培育计划,组织开展了“上海数据”品牌认证工作,着力打造“好企业”+“好数据”,本次大会上,首批经认证的上海数据品牌发布,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亿通国际、交通卡公司、银联智策、卡奥斯、克而瑞、数库科技、金润数科、纳纳科技、汇纳科技、蜜度等企业,涵盖金融、制造、交通、体育、科技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