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构筑营商环境新优势 推动上海商务领域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聚焦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文件密集推出

  构筑营商环境新优势 推动上海商务领域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上海商务领域聚焦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干货。它们中有围绕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扩大开放、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桥头堡”功能、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政策文件;有围绕加快培育新型消费,集聚全球消费资源,创新消费场景,壮大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促进绿色消费的促消费政策;有围绕扩大汽车消费、贸易型总部与民营企业总部认定、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商品市场优化升级试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的商贸流通创新政策;有围绕稳定外贸基本盘、加快新型国际贸易扩容、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稳外贸政策;有围绕开放型经济、总部经济提质增效的“走出去、引进来”政策;有围绕“新建示范性智慧菜场”等为民办实事项目,深化早餐工程建设,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推进线下零售企业七日无理由退货服务承诺亮牌行动,规范管理家政服务平台、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协调监管服务平台等信息公开平台的商务惠民政策。

  为确保一系列政策文件落实落地,进一步推动政策精准高效直达,切实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上海市商务委结合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充分利用政务网站、“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上海商务”微信公 众号、事业单位服务平台、办事服务大厅和投资促进推介会、政企沟通圆桌会议、重点展会、论坛等商务领域大型活动,以及专题培训会等线上线下渠道,让企业充分知晓政策、全面弄懂政策、充分用好政策,从而确保政策在商务系统落实有力,构筑营商环境新优势,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

  此外,市商务委还充分发挥市贸促会、市工商联、行业协会对企业的服务、咨询、沟通、协调作用,鼓励行业组织结合行业特点,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商务领域政策宣贯,针对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加强精准宣贯,探索分行业类别的政策使用经验。

  “金杯银杯不如人们的口碑”,为上海商务领域企业量身打造的这些“政策包”自推出以来,有不少“早鸟”已经享受到位,效果明显。目前,市商务委各处室对照商务领域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各项政策预期效果目标,正在倒排政策落实进度,加强督促检查,并着手总结通报一批企业政策享受到位、效果明显的正面案例,以增强政策影响力,更好调动企业了解和运用政策的积极性。

  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

  提升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

  近年来,上海市大力发展以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平台、工业品电商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等为代表的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在部分领域形成了先发优势和集聚效应,平台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不断提升。

  2023年7月,《关于促进本市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旨在进一步发挥生产性服务业赋能作用,推动生产、流通、交易、配套服务等供应链高效融合,构建现代产业发展生态。

  欧冶云商是中国宝武旗下的第三方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提供钢铁产业链生产性服务,构建了“平台+生态、技术+场景、线上+线下”的钢铁共享服务生态圈。

  上海钢联是全球领先的大宗商品及相关产业数据服务商。作为独立第三方机构,构建了庞大而专业的数据采集体系,提供以价格为核心的多维度数据,覆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建筑材料、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等八大领域,为产业与金融用户提供有效决策支持,上海钢联每日发布的基准价格成为实体企业上下游商品贸易的结算参考价格,被写入合同定价条款。

  泓明供应链集团创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张江科学城,在全国14个城市建立了24个产业供应链卓越中心,集成电路产业进口设备供应商覆盖率达到全国90%以上。截至2022年底,已与全球前15家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中的12家开展合作,并与产业链上300多家客户签订服务合同,服务覆盖1000多家上游客户、5000多家下游客户,技术工程师超过5000名,全国12英寸芯片制造厂配套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是目前国内集成电路设备及零部件千亿元级供应链服务平台。

  综保区

  加快功能提升、业态创新

  2023年9月,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加快推进本市综合保税区功能提升的若干措施》,聚焦推动综合保税区错位协同发展、优化综合保税区监管措施、支持企业开展保税研发创新等6大层面,细化22条举措,旨在加快推动上海综合保税区功能提升、业态创新,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桥综保区方面表示,在推动综合保税区错位协同发展方面,他们正在以“智能制造城里的综保区”为区域特色,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努力发挥叠加功能优势、政策优势,强化以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3+1”的产业集聚态势,做大保税模式下的出口加工制造产业规模,利用区内的设备技术优势,开展高端制造业务,提升“保税加工、再制造、保税研发”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在保税研发方面,如今,“保税研发”已成为金桥综保区的鲜明招牌。2020年起金桥综保区开通“保税+”业务,吸引多家研发企业入驻,在安集微电子率先实现保税研发业务落地后,睿智医药、澎立科技、嗣新生物、泽充生物相继入驻,开通保税研发账册。海关统计数据表明,2022年,上海保税研发业务覆盖3个综保区合计进出口1800余万元,其中金桥综保区占82.8%,增速达328%。

  为打造经济新增长极,实现资产提质增效,凸显功能区域贡献,根据国务院综保区“五大中心”建设的总体框架,漕河泾综保区的业务也正从原有以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为主,向保税研发、保税展示、保税维修、国际贸易等功能拓展。

  漕河泾综保区表示,在新一轮规划中漕河泾综保区将打造成为促进生命健康、信息技术和国际贸易融合发展的“数字贸易和科技创新”示范区、国际贸易资源集聚地,充分发挥综保区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政策优势,进一步集聚产业资源,提升产业能级。

  跨境电商

  构建海外仓境内外全流程数字化贸易闭环

  2023年7月,《上海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出台,根据文件精神,为加快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市商务委会同上海海关、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指导上海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有限公司搭建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动海外仓数据归集,为企业收结汇、出口退税提供便利。

  该平台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聚焦广大跨境电商企业存在的出口退税、收结汇等痛点堵点,集成海外仓货物出口通关、境外销售、国际物流等信息,构建海外仓境内外全流程数字化贸易闭环,为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收结汇、退税提供贸易过程溯源、真实性验证等服务,为数字化智能监管提供信息支撑,有利于促进海外仓贸易便利化,进一步释放阳光化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下一步,平台还将加大与金融机构合作力度,共同打造优质的跨境电商贸易金融产品,持续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邮轮经济

  爱达邮轮成功对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上海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国际邮轮母港,今年,上海市把握全球邮轮经济重启的机遇期,相继出台《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慧化创新行动方案》,以覆盖邮轮全产业链为目标,推动国际邮轮产业政策制度创新,着力打造由“枢纽港+总部港+制造港”构成的邮轮经济发展的上海模式。

  11月4日,制造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举行了命名交付仪式,首制船工程全面转入接船和运营准备阶段。爱达·魔都号将于2024年元旦从上海开启首个航次,这艘凝聚了上海制造业和服务业智慧精华的“海上魔都”将成为一张航行在蓝色海洋中的城市名片。

  11月9日,第六届进博会举办期间,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爱达邮轮自主集成的运营管理系统正式实现了数据对接,通过统一标准的加密传输,“单一窗口”将为爱达邮轮提供通关流程全覆盖、要素全聚集的口岸应用场景支持,让乘客获得更加安全、便捷的邮轮旅行体验。

  跨境贸易

  率先推出集装箱海运进口无纸化放货

  集装箱海运是全球供应链上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全球货物贸易中承载着高比例的运输量。而航运供应链历来参与方众多、节点多、流程长,并经常跨越若干国家,信息不透明、上下游缺少协同、单证流转效率低。尤其在传统集装箱进口放货业务中,涉及港口企业、承运人、场站、船代、货代、报关行及进口企业等多类关系方,物流链流程长且节点多、中间成本高且信息不透明,运转依靠大量单证,单证存储管理分散、流通过程中修改困难、沟通时效性低。总的来说,关系方繁杂、货物单证不唯一,导致不同运输方式业务衔接和信息共享困难,尤其是出错后排错困难,不仅增加运输成本也拉低了货物的转运效率。

  2023年6月出台的《上海口岸2023年深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改革若干措施》,就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借助区块链可追溯、可信任的技术特点,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依托全球航运商业网络平台率先推出集装箱海运进口无纸化放货应用。客户可以线上一次完成贯穿船公司和港方的操作流程,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大幅缩短交货时间,满足物流交付时间和货物跟踪精确到小时级的要求。据了解,进口无纸化放货应用流程与传统海运集装箱进口业务流程相比,进口集装箱单证的平均办理时间,由24小时至48小时缩短到4小时以内。截至目前,中远海运集运通过实施进口无纸化放货服务,已累计放货120万TEU,并在国内11个主要港口和国外部分港口得到稳定应用。

  服务贸易

  “白名单”为医药研发创新带来更多便利

  新药研发过程中,会使用一些进口药品作为药物研发的对照品,以便完成药物临床前相关实验和研究项目。然而,在这些进口物品中,有一部分物品在境内外未上市,只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作为研发用物品而使用,因此,目前这类研发用物品还无法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若研发机构无法及时获取这些进口的研发用物品,相应的药物研发项目可能会受到影响。

  为解决这一困扰行业发展的问题,2021年6月30日,上海市商务委联合上海海关、上海市药品监管局、上海市科委、上海科创办等部门,通过调研企业并深入研究,在全国首创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制度,发布了《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方案》,建立市、区两级协同的生物医药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认定机制,纳入“白名单”的企业进口研发用物品,免予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

  2023年8月1日,修订完善的《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方案》2.0版正式实施,回应了生物医药企业的具体诉求,进一步缩短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认定周期至每月度一次,对已纳入“白名单”企业(研发用物品)再次申请进口物品实施快速认定机制,并进一步明确了事中事后监管要求。

  自“白名单”制度实施以来,上海市已公布了三批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将药明康德、徕博科、美迪西等生物医药企业的糖类化合物、生物碱化合物、多肽等研发用物品纳入“白名单”开展试点。2022年3月11日,药明康德一批用于新药研发的红霉素衍生物在上海浦东机场海关申报进口。这是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试点启动后进口的首批研发用物品。“这次试点解决了公司的迫切需求,为医药研发创新带来更多便利。”药明康德公司供应链管理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为全国首创,一经实施,北京、天津、重庆、湖北、广州和苏州自贸区等全国多个地区为了支持当地的新药研发创新,也纷纷借鉴上海经验,制定了本地的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制度。

  促进外贸创新发展

  吸引更多国外优秀再制造企业在沪投资

  2023年4月,《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从促进外贸规模稳定增长、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支持开拓多元化市场和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四个方面提出21条政策措施。

  为落实《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及今年9月出台的《上海市落实〈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再制造产品按新品进口实施监管试点,市商务委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推动上海成为获得全国首个重点行业再制造件按新品实施进口的城市。今年9月,全国第一台境外再制造发动机入境上海,完成有关进口手续后顺利抵达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沃尔沃自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业务以来,中国区再制造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沃尔沃中国再制造中心现已成为沃尔沃全球八大再制造中心之一,现有业务已覆盖集团内所有业务部门,产品涉及9个品类共计105个单品(零件号),年均销售总额达2000万元左右。同时,此项政策的突破,将促进本市再制造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再制造业的产业基础,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外优秀再制造企业在沪投资。

  出口稳规模优结构

  进一步用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

  2023年8月,为实施好《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用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上海市出口稳规模、优结构、促创新、提信心,市商务委会同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共同制定《促进本市外贸稳规模提质量服务举措》。此前,市商务委、中国信保上海分公司通过深入分析韩国、日本造船企业与信保机构的合作模式,创新推出了“中国信保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境外银团优惠利率贷款”船舶融资方案,积极帮助中国船舶企业争抢国际市场订单,近两年先后完成对中船集团在沪船厂出口法国12艘万箱级双燃料集装箱船融资项目的承保,此举标志着中国信保支持我国先进制造业抢占国际高端市场订单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日益成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491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