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跨领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上海“3+6”产业涌现一批优秀工程师

  一个“从0到N”的创新时代已经到来。在12月12日举行的上海卓越工程师论坛上,20位一线工程师因“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获颁2023年“上海杰出工程师”和“上海杰出工程师(青年)”证书,一批上海“3+6”产业中的优秀青年工程师脱颖而出。“工程师”三个字不再局限于隆隆的机床和昏暗的厂房,而成为跨地域、跨领域、跨学科的“创新代名词”。

  18岁刚刚进入大学,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电池研发经理、2023年上海杰出工程师(青年)陈达瑞就一头钻进特斯拉美国工厂的创新帐篷,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工程师一起开始了锂电池研发工作,“从0到1”做创新。“我在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ormula SAE上表现优异,以实习生的身份来到特斯拉总部。”因为特别热爱又很有成就感,大学四年陈达瑞每周要花四五十个小时研究赛车的电路系统。

  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成投产。大学毕业不久的陈达瑞从美国总部来到上海,开启了全新挑战,参与加速特斯拉新能源车电池本土化进程。他本来以为在上海将延续美国总部的创新,将“1”推进至“10”,“没想到在上海特斯拉,创新是‘从0到N’。”得益于“超级工厂+超级研发”的全新范式,新电池产品的研发到量产得以加速实现,特斯拉第一个非镍电池包、第一个非镍结构电池包、第一个48伏电池都是“从0到N”的案例。他说:“曾经,研发负责‘0到1’,制造实现‘从1到N’。现在,我们以研发驱动制造,用智造壮大研发,直接实现‘0到N’。”

  来自微创心通的2023年上海杰出工程师(青年)陈国明同样年轻澎湃,身为“工程师”,却能纵横于医学、机械、AI、机器人、新材料甚至基础研究等各个领域。2019年,由微创心通公司历时9年自主研发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自膨胀式牛心包生物瓣膜。“产品在2013年左右就设计定型了,但是打磨产品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正是新兴产业工程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陈国明几乎自学了产品细节所能涉及的各个学科领域,就连最难啃懂的医学,他都几乎是半个心外科专家。

  对于这样一款植入心脏的精密医疗器械,任何细微的设计都会影响产品的疲劳等性能,进而直接威胁使用者的生命。“以5年的使用寿命计算,这款瓣膜产品要在心脏里跳动2亿次,作为支架则要支撑4亿次跳动。而且,用在人身上的医疗器械产品不能出一点差错,但不同人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我们的产品需要兼容不同人群。”最终,以陈国明为代表的微创年轻工程师们胜任了这份挑战:临床反馈的信息显示,中国患者的瓣膜钙化程度显著高于欧美,这意味着产品需要有更强的支撑力来撑开钙化瓣叶。今年这款产品已用于近4000台手术,而工程师们的“打磨”还将继续。

  为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打造上海弘扬工程师精神和工程师文化的标志性活动,在上海市科协、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总工会指导下,上海市工程师学会联合上海科技发展基金会,于2022年创设了首届“上海杰出工程师”选树表彰活动,分别选树“上海杰出工程师”和“上海杰出工程师(青年)”,每届选树人数不超过20名,其中“上海杰出工程师”不超过10名。今年为第二届,选树对象依旧不限国籍,聚焦一线,突出实绩,更涌现了一批来自上海“3+6产业”、生态环保、能源低碳等社会关注的领域,以及面向未来创新产业领域的优秀工程师和杰出代表,充分彰显了上海“新质生产力”塑造者的形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工程师学会理事长孙晋良说,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的生产力,需要大批卓越工程师的创造。上海市科协选树了一大批卓越工程师,他们聚焦一线,突出实绩,要求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在所从事的领域或行业解决了复杂工程问题,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具有相当影响力或创造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39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