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合肥海关:通关提速背后的硬核支撑

  通关提速背后的硬核支撑

  “合肥海关联合上海海关试点开展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改革,试点货物查验由外省口岸流转至合肥本地进行,不仅可将每票报关单的通关时间压缩3天至5天,还避免了口岸开拆对货物的损害风险。”近日,合肥一家半导体公司的进出口部经理杨翠丽说。

  企业满意、效率提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硬核支撑?

  今年以来,合肥海关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统筹推进海关业务运行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促进监管服务提质增速,进出口企业减负增效,口岸通关效率优化提升。

  重构流程,畅通重点产业链

  近日,庐州海关关员通过“无感智检”方式对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进口的一票价值120余万元的光刻胶实施检验,实现了该票货物“即到即检即放”。

  “海关创新采用AI技术打造远程‘无感智检’系统,既解决了我们被查验货物存放时效和仓储空间问题,又提高了我们在货物包装、标签等方面的规范化意识。”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简瑞荣说。

  据了解,“无感智检”是运用AR+AI技术,由企业人员通过“一副眼镜”或“一个手机”现场采集进口危险化学品危险公示标签、运输警示标签、包装标记等信息,通过AI算法实时自动识别和智能比对,海关监管人员在后台远程验核后放行的一种创新监管方式。

  “我们积极开展‘战新产业进口危化品检验智慧海关应用场景’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一企一策’‘一品一策’原则,根据监管风险评估结果对战新产业进口危险化学品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实现对进口涉危关键原料‘即到即检、自验智检、存档备验’。”庐州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此模式后,可缩短进口涉危原料到厂周转时间约5天/批次,大幅减少企业等待检查和货物库存时间。

  近年来,合肥海关以科技赋能,推进改革前伸后移,探索开展进口危险化学品智慧检验模式,深入解决集成电路产业进口关键材料的难点堵点等“具体问题”。

  “针对真空、防光、防尘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不宜在口岸开拆的特性,联合上海海关在全国先行先试‘口岸外观查验+目的地综合处置’两段式协同监管,目前该模式已由海关总署推广至全国,我们在此基础上,打造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智慧网备平台,将实现企业电子化申报备案,大幅压缩风险管控备案时间。”合肥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对京东方等企业进口相关原材料采取“审单验证+合格保证”的查验新模式,大幅降低现场查验频次,每年可节省成本约2000万元。同时,向海关总署成功争取优化法定检验设备及料件检验监管试点,通过“合格保证+符合性验证”模式,提升进口高新技术产品通关效率,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智慧旅检,旅客“无感”通关

  “请脱帽进入通道,未见异常,请通行!”近日,在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航站楼海关出境监管区域内,伴随着海关智能卫生检疫通道的语音提示,出境旅客们依次有序快速地通过海关卫生检疫区域。

  “今年1月,泰国航线一恢复我就开始从合肥出入境了,当时人一多就容易排长队。”因工作需要,经常往来合肥、曼谷的旅客杨女士说,“现在自动识别、自动放行,可以说享受的是‘秒过’体验,我很满意。”

  今年以来,为优化监管效能、提升服务水平,合肥海关对卫生检疫通道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卫生检疫智能查验系统,同时将红外体温监测、健康申报审核、核辐射监测等功能集成一体开放,实现智能检疫通道健康申报自助核验放行。

  “智能卫检通道优化升级是今年海关智慧旅检建设的一项重点举措,配合先期机检、智能审图和运输工具管理信息化等,持续优化通关体验。”合肥海关所属合肥新桥机场海关旅检三科科长杨艳峰说。

  据了解,今年11月1日起,海关总署对口岸出入境人员健康申报模式由全员申报调整为主动申报。根据实际情况,合肥海关及时做出优化调整,在检疫通道方面将原有通道模式设置成快速模式,出入境旅客无需扫描申报码即可快速通行。但仍保留了红外测温及核辐射检测功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通道立即关闭并自动报警,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两手抓”。

  监管要效率更要有温度。据悉,卫生检疫区域保留了一条人工通道,方便老人、小孩、孕妇、行动不便者或其他不便通过智能通道者使用。

  “我们将持续推进‘智慧旅检’建设,坚持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目标方向,立足优化口岸监管和提升群众满意度,全力打造出入境旅客良好快捷舒适的‘无感通关’新体验。”合肥海关有关负责人说。

  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服务效能

  近日,在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办理关务的电脑前,随着工作人员按下账册报核按钮,海关立刻接收到了企业报核数据并开展核销工作,按照系统实际进出情况计算料件耗用。

  合肥欣奕华智能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首批参与“保税+ERP”监管改革的企业之一。“实施监管改革试点后,我们向海关日常数据申报和程序办理环节减少了许多,海关系统自动抓取数据比对,办理核销时按实际库存向海关办理报核手续,日常业务办理中及时提示我们数据差错,我们能第一时间进行删改单申请和数据补录,避免违规情况发生。”该公司关务经理李志奇说。

  “保税+ERP”监管是指海关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对接联网,抓取企业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生产经营数据,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建设智能监控指标和模型,将接入的企业数据与海关数据自动印证、交叉比对,精简程序性审核环节。目前,我省已有5家企业参与试点,自动采集数据44万条。

  科创赋能,正不断提升监管服务效能。

  “以前活牛运往深圳的路上发生过挤压、踩踏的情况,到了中转地才发现。”宿州市淮海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段德峰说,“现在有了这个监管系统,我们也能随时观看牛的状况,发生突发情况海关和我们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

  段德峰所说的“监管系统”,是合肥海关探索应用的供港活动物在途监控辅助系统。通过北斗定位、安全智能锁、5G视频监控设施及电子地图(GIS)等物联网技术,实现供港活牛运输环节的在途智能化辅助监管。

  “我们引入物联网技术,利用5G监控、无人机等软硬件对货物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出口竹木草产品、供港活牛、进境粮食的‘远程+嵌入式’监管,在有力维护国门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预。”合肥海关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坚持把改革实践更多地向企业群众诉求聚焦,结合实际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筑牢国门安全屏障的同时,助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0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