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宿州 多点发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砀山梨、灵璧石、萧县羊肉汤、泗县泗州戏……提起宿州,很多人都会想到这些。
其实,宿州的名片不止于此。记者近日走进宿州市,体会到当地已经从种地卖粮到做强食品深加工,从传统的挖煤卖炭到卖“算力”……
该市聚焦“三基地三节点两支撑”布局,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持续做好建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打造汽车零部件、预制菜、光伏能源“三基地”
12月3日,位于泗县的安徽家瑞轴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技术工人正在赶制薄壁角接触轴承订单。
据该公司总经理汪祖亮介绍,企业拥有先进的全自动高精度轴承磨研、装配生产工艺,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汽车、农机装备等零部件领域。
近年来,泗县聚力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积极对接整车制造企业及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目前,该产业园已入驻中恒电喷、家瑞轴承等汽车零部件制造及相关配套企业74家,2022年汽车零部件制造及相关配套企业营收达35亿元。
宿州市依托泗县汽车零部件、灵璧县机械制造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集聚汽车零部件制造及配套企业132家。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后市场服务优化等8项重点行动,成立皖北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除了汽车零部件,宿州市还抢占预制菜新风口。在安徽泗水源预制菜有限公司厂房内,机器翻动和水流清洗声此起彼伏,四处散发着金丝绞瓜的清甜香气,沁人心脾。
泗县金丝绞瓜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是当地主打的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也称作“黄金瓜”。“我们把农户种植的金丝绞瓜回收上来,做成金丝绞瓜丝预制菜,销售到全国各地。”泗水源预制菜公司总经理许秩铭说,下一步会加大创新力度、深加工更多更好的预制菜产品,让消费者吃得美味、放心。预制菜是“农头工尾”的典型代表,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面对蓬勃发展的预制菜产业,宿州市加强产业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出台《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通原料生产、开发设计、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冷链储藏全产业链条。目前,全市集聚预制菜企业产业规模超百亿元。
光伏能源产业也是该市重点打造的“三基地”之一。在泗县泉为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只见一个15万平方米的厂房已经成形,工人们正在安装调试设备。“一期项目建设生产超高效异质结组件及大尺寸超薄硅片切片。”安徽泉为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齐斌说,基地项目全部投产后,年营收将突破300亿元。宿州市抢抓光伏能源产业新赛道,大力发展壮大硅片、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焊带等光伏制造业,加快构建区域集聚、优势互补、配套协同的光伏产业发展格局。随着清电光伏、顺风光电、国晟新能源、泉为绿能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产业集群效应已然凸显。
构筑算力、物流、文旅度假“三节点”
宿州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交汇区域,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通衢要冲。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该市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筑具有竞争力的算力、物流、文旅度假“三大节点”。
走进宿州高新区的安徽汴水之畔科学计算中心,千余台设备正平稳运行。“这台设备可以每秒运算1.55亿亿次,属于国内中上等水平。”汴水之畔科学计算中心负责人说。该中心依托“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工程,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于2022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主要面向智能材料、碳计算、大气科学、城市计算等重点行业应用领域,构建国内外一流的通用化商业超级计算服务平台,支撑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我们依托宿州‘云都’产业优势以及能源、电力、区位等基础优势,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超级计算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和人才高地。”该中心负责人表示。
从“无中生有”到“做优做强”。近年来,宿州市引导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向算力产业集中,吸引淮海智算中心、算力互联智算中心、汴水之畔超算中心等行业相关企业落户,算力规模达到了1159.7P,已成为长三角区域较具特色的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累计拥有云计算、大数据及相关企业1600余家,形成了大数据存储和处理、动漫渲染、电子商务等10余个特色应用板块,在区域内形成云产业链生态圈。
除了算力产业异军突起外,宿州市还畅通物流通道,做强传统特色产业。
12月2日,记者来到砀山县冷链物流产业园,在安徽爱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分拣线上,梨子、苹果等水果通过机器扫描,糖度、黑斑、化渣率等一一显示出来,并筛选出优级果销售到全国各地。
“这是我们的智能水果分拣线,像CT一样给水果做检查,一天可处理80吨水果。”该公司负责人李立振指着不停运转的设备对记者说,得益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他们将水果发到北京、广州、郑州和南京等地非常方便。
近年来,砀山县不断推动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目前已形成以申雪冷链、爱泽供应链为核心的13家冷链物流企业,存量冷链相关设施占地面积1617.6亩,冷链设施库容约63万立方米,产销集聚带动效应基本呈现,在带动农产品上行和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畅通物流通道,推动区域繁荣。宿州市以打造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基地为抓手,加快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密路网,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现代物流系统。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传化宿州公路港物流产业园等县域物流场站设施持续完善。依托特色产业和存量冷链资源,宿州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
文旅度假也是该市重要发力点。沿着黄河故道生态旅游观光带,只见鱼翔浅底,众鸟飞翔,呈现出一片原生态的和谐之美。
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砀山县官庄坝镇境内,主体为黄河故道废河槽以及延伸到两岸宽度约2公里的河床、河滩地、沼泽地及湖泊等,素有“皖北江南”的美誉,吸引了大批游客观光、打卡。
宿州市以实施旅游能级提升、旅游目的地示范引领等为抓手,推动旅游与赛事、研学、民宿、康养、美食等深度融合,打造点上有风韵、线上有风光、面上有风景的旅游目的地节点城市。宿州市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7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18家,2023年1月至10月累计接待游客2863.97万人次。
夯实人才队伍、龙头企业“两支撑”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宿州市坚持以人才引领驱动产业振兴,深入实施“人才归宿”行动,强化人才政策供给,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搭建让人才发光发热的精彩舞台。
“得益于政府2000万元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公司快速发展,我们研发的丰收旺复合根瘤菌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提升了大豆产量。”安徽新熙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洛棋告诉记者,公司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联合地方产业基金共同创立,聚焦生物发酵、生物制品的研发,2018年被认定为“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团队B类”。
宿州市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从人才招揽、作用发挥、搭建平台、创新创业、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招才引智要素保障。建强、用好人才驿站、人才协会、人才集团、人才基金,建立更具吸引力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机制,推动人才数量持续扩大、质量稳步提升,加快构建具有宿州特色的人才发展“雁阵”。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人才支撑与龙头企业支撑同频共振、双向发力。
坐落于宿州市绿色家居产业园的闼闼家居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木质家具制造、销售等业务为主的综合性企业,去年该公司生产实木复合门45万套,年产值3.6亿元。“我们是从北京招商过来的,主要是看中了宿州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资源优势。”该公司行政经理张明对记者说,企业配套原材料都是由当地提供的,占总需求的63%,带动当地10余家配套企业发展。
绿色家居产业园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园区明确“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发展思路,培育以TATA木门、绿洲森工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打造重点支柱产业链,带动中下游企业“抱团”进驻。现有各类规模化企业200家,形成了从板材加工到家具生产、智能家居制造的全产业链条。
宿州市坚持对外招引、本土培育相结合,加快行业龙头企业招大引强,注重从现有规上企业、科技型企业和重大项目中,遴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加大重点扶持力度,推动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产业”的产业集群。
宿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打造“三基地三节点两支撑”布局为抓手,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