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圈

首页>长三角经济圈>长三角观察

腾笼换鸟,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在上海金山显现

  原标题:腾笼换鸟,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在金山显现

  12月14日下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外媒体采访团来到上海市金山区,新民晚报记者走进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和华东无人机基地。感受因地制宜发展先进产业的智慧,寻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腾笼换鸟启新篇

  去年,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赋予碳谷绿湾新的历史使命。曾经的碳谷绿湾面临传统化工产业能耗高、产出低、环境压力大的困境。为了撕掉“旧标签”,碳谷绿湾曾连续几年“闭门谢客”实施环境整治,累计清退企业80余家,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锚定化工产业向精细、绿色、高技术、高效益、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碳纤维因具备多种优异性能,被誉为新材料领域“皇冠上的明珠”。然而,从技术到产业,太多难题需要专业孵化平台解决。

  走进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自动化模压成型系统、复合材料自动化铺丝机等专业设备一应俱全。

  总经理杨青告诉记者:“我们相当于是一个育种基地,将技术的种子培育成树苗,让它成长到一定程度,然后才能移植到山上,经受市场的考验。”为了提高复合材料数据使用效率,降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材料检验测试成本,碳纤维研究院联合12家企业成立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目前,研究院已为众多行业单位开展了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开发、测试评价等多种类型的服务,形成专利、软件著作权、企业标准等各类自主知识产权40余项。

  近年来,上海碳谷绿湾产业园积极落子布局“复合材料产业生态链”。已落户的联乐化工、华渔传动等12家企业去年产值达10.32亿元。不断优化的上下游产业环境还吸引了新企业入驻。今年,在碳纤维成型工艺材料解决方案上拥有领先技术的高新企业——上海新旺科技有限公司就相中这片“宝地”,在碳谷绿湾投资建设了新厂房,不断扩大长三角市场。

  智汇华东翼展翔

  走进华东无人机基地园区,这里一片辽阔,横纵交叉的两条跑道引人注目。跑道一旁的草坪上,几组学员正做着无人机飞行练习。华东无人机基地总经理薛彬告诉记者,飞手培训、考证、实训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解决,这里还为企业提供飞行测试服务。

  金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低空空域优势,在2017年世界无人系统大会后,这里就聚集了一些无人机爱好者和企业。据了解,基地现已拥有1370平方公里空域,杭州湾跨海航线7条;建设有1平方公里陆上试飞起降点,以及金山水上机场、嵊泗本岛、花鸟岛、枸杞岛、舟山太婆山咀等物流运输起降点。目前,这里已累计签约整机研发等产业链项目36家,计划总投资约33.3亿元。

  在展厅里,各式各样的无人机陈列。各种型号的固定翼、旋翼无人机兼备,其中有些无人机同时拥有两种机翼。薛彬告诉记者,这种飞机平衡了固定翼续航里程长和旋翼飞机载重大的特点,成为发展的主流。另外,展厅还展示了物流无人机跨海运输以及城市内自动投放快递的应用场景。

  据介绍,华东无人机基地已完成海岛飞行9014架次,飞行4176小时。在货运物流方面,美团无人机在金山百联至工商联大厦已开展常态化运行航线,累计飞行1676架次;顺丰在基地至揽工公路金流路、至林贤路也完成18005架次飞行。

  目前,华东无人机基地已发展成为研发制造、科创孵化、适航审定、展示交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未来,华东无人机基地将进一步发挥其在产业链整合、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无人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9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