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最鲜明的经济底色是什么?
这组数据可以给出答案:2022年民营经济贡献了54.4%的GDP、55.3%的税收、60%以上的发明专利授权量、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97.0%的市场主体数量……
从上市企业的维度看,2023年以来,合肥市共新增民营上市公司6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民营上市企业56家,占比63.6%,堪称合肥在资本市场的主力担当。
这些数字的背后,折射出合肥市民营经济的活力和韧劲,亦是合肥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奋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灰尘、沙尘堆积会降低光伏发电的效率,这也是许多大型光伏电站运行中的一大困扰。
针对市场痛点,仁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光伏清扫机器人,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技术与组件清扫功能相结合,可助力光伏电站提升发电量8%-25%。
位于合肥市蜀山区的仁洁智能,是2019年才成立的一家“年轻”企业。目前,该公司已申请并获批专利150余项,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等荣誉。其光伏清扫机器人产品在中国、中东、印度、南美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光伏电站中得到应用,签约容量达11GW。
在合肥,像仁洁智能这样的民营企业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截至2022年末,合肥市拥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46.9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7.0%,同比增长12.2%;其中,新登记民营经济市场主体28.3万户。万人拥有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为618户、908户,分别增长8.1%、11.5%。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其规模亦稳步提升,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2年,合肥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532.6亿元,同比增长4.1%,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占全省总量20%以上,在全省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占全市GDP比重54.4%、较2021年增加0.5个百分点,创2015年以来新高。
资本市场的主力担当
“公司已获政府引导基金投资,正对标资本市场合格主体要求,立志发展成为A股永磁传动概念第一股。”安徽沃弗永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说。
沃弗永磁是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一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主导产品永磁传动装置和永磁直驱电机属于新兴工业节电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大功率电机的节能技改。
正逢国家倡导推动碳中和的历史机遇,未来行业前景可观。企业也在加紧投入研发和生产。
“各项手续都得到了当地政府快速批复。公司永磁传动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已于今年4月正式投产,永磁传动配件生产及永磁电机研发产业化基地也将于2024年投产。”吴静介绍,“这几年,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服务企业办实事、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优秀企业发展的缩影。随着合肥深入实施《推进企业上市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23年以来,合肥市共新增民营上市公司6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民营上市企业56家,占比63.6%。
在强化金融支撑方面,合肥按照“国有资本引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推动产业、创业引导基金等参股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延链补链强链,支持60个投资项目成功上市或被并购上市,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民营企业。
同时,发挥民营企业纾困发展基金作用,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和金融产品,通过股权和债权方式支持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已完成56个项目、3.94亿元的投资。
迭代5版营商环境改革方案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政策赋能。
作为全国首批立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省会城市,早在2013年,合肥市就颁布了《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0条、实施细则39条、激发创业热情16条等专项政策,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特别是,合肥市近日发布《〈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细则》,从支持创新发展、强化要素保障、鼓励扩大规模、加强融资支持等方面,明确一系列支持举措。
合肥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2022年全市净增高企1834家,总数达6412家,其中民营企业6001户,占比93.6%。2023年全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732户,民营企业占比90%以上。
与此同时,企业专利数量呈现猛增的态势。全市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7729件,同比增长超三成,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的六成以上。
对企业而言,营商环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
2019年以来,合肥市迭代实施5版营商环境改革方案共计676项改革措施。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推行“一业一查”监管和柔性监管,扩大免罚清单的范围,免罚事项扩增至202项,减轻处罚事项达到45项,2023年以来共计减免罚金近4000万元。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合肥市将持续推进政策落实、科技创新,深化资金、土地、人才等各方面要素保障,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以贯彻落实《合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契机,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