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区委社工部组织400余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开展培训,培训中不仅请来了名师授课,社区工作者们还走出课堂,来到杭州上城区小营街道小巷社区等地参观学习。“不仅学习了当地先进的基层治理经验做法,还和当地的社区工作者热烈探讨,整个培训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东浦街道高桥社区的曹清说道。
这次培训,是越城区近年打造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一个缩影。为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提质增效,越城区高度重视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
常态“充电”,打通“上升通道”
“今年以来,我们聚焦主责主业,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培训等来抓好能力建设,为专职社工提供更加明确的发展路径。”区委社工部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这次培训坚持“走出去”与“走进来”相结合,围绕专职社区工作者所必备的组织协调、应急处突、心理素质等能力,并紧扣社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突出“以老带新、协同共进”理念,通过设置情形、分组讨论、集中展示的形式,鼓励学员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家表示在交流碰撞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此外,越城区还着眼社区未来5年发展需要,制订社区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将社区干部培训列入区委党校主体班次,要求街道负责常态化培训轮训。
为进一步激励专职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上的后顾之忧,越城区还出台《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专职社区工作者的五项举措》,围绕加强组织激励、提升待遇保障、营造暖心氛围等五大方面,实施17项举措,覆盖专职社区工作者“育、管、用”全流程,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区工作者有机会有舞台,打通“上升通道”,切实增强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
专业管理,社区越变越年轻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社区工作者参与到基层治理中,越城不少社区也显得更年轻。城南街道城南社区党委书记钱一萍是街道最年轻的社区党支部(党委)书记,也是城南唯一90后书记。自从上任后,她用年轻人的创新思维解决了社区一些老大难问题。她手下还有好几位更年轻的社区干部,最小的今年才25岁。“她们会画画、懂技术,想法也多,每次社区搞活动都不重样,居民评价很高。”钱一萍说,一开始居民们对她们这个年轻的班底有点顾虑,但这很快就消除了。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大家都成了忘年交。
“没想到这一帮年轻人不仅把社区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带着我们老年人感受了一把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她们真的很棒!”居民罗师傅连连夸赞。
记者了解到,目前越城区共有专职社区干部1200多名,结合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要求及区内实情,近年来在社区工作者录用方面突出专业化、年轻化方向,严把专职社区工作者入口关,进一步优化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
“今年以来,我们招聘的130余位专职社区工作者中,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占比超87%,平均年龄不到28周岁。年轻化、知识化队伍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注入源头活水。”该负责人说。
以“新”换“心”,多元班子赢得居民真心
目前越城的社区工作者来自不同的专业,有从部队退役的军人,有从金融业转型的工作者,还有不少会多种才艺的“特长生”。
迪荡街道蕺山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吴国祥脱下军装后,一头“扎”进了社区,多年来早已“走”进了居民心里。他说,当兵要会吃苦,做社区工作也要有钉钉子的精神。辖区鞋子畈小区是个老小区,路面坑洼不平、屋顶渗漏、墙皮脱落、电线私拉乱扯等问题突出,一直困扰着小区居民,要求改造的呼声十分强烈。吴国祥利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之际,将改造作为新一届班子“开门第一件事”来实施。开工前,他每天带着笔记本深入居民家中,把居民提出的小区改造需求和意见一一记录下来,全方位满足小区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如今,老小区改造工程已经全面完工并验收合格。以“新”换“心”的行动,换来了居民持久的满意与放心,改造好的老小区也成了居民美好生活的新起点。
今年5月,灵芝街道观澜社区正式成立,王福钰因协调能力出众、工作负责,被任命为观澜社区党支部书记。较少为人知道的是,王福钰来自东北,是黑龙江牡丹江人,之前曾担任大滩社区党支部书记。一开始到社区工作时,王福钰曾经感慨“沟通无障碍,语言有障碍”,因为社区里一些老年居民说的“绍普”,让王福钰这个初学绍兴话的东北人摸不着头脑。但王福钰凭着满腔热情、专业知识和灵活的沟通方法,赢得居民交口称赞。这个“绍漂”,就是越城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优秀社区工作者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