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支由合肥少年组成的“创想城镇”队伍,在2024年机器人世界杯上夺得团队挑战赛冠军。这支队伍成员的平均年龄在17岁,最小的仅14岁。虽然队员们年龄不大,却已在科创赛场上拼出了一片天地。
在这群少年夺冠的背后,离不开合肥提升青少年创新能力,厚植青少年创新沃土。
近年来,合肥通过打造科普品牌、推出科普游路线、举行科技创新赛事和让科学家成为副校长等举措,在全市营造浓厚的科创氛围,不断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热情,让科创的青春力量生生不息。
科技赛事掀起科创热情
7月26日,合肥“创想城镇”队伍从荷兰回到合肥,他们拿下2024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夺得团队挑战赛世界冠军。队员吴欣扬告诉记者,他热爱机器人已有10年,而他最初“入行”的原因,就是看到身边有同学加入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并在省市级比赛中拿到成绩。
“玩机器人也能比拼出高下?”带着懵懂和好奇,他开始迷上了机器人设计和制造。从市级创客比赛到世界级机器人比赛,吴欣扬在比赛中屡摘佳绩,这也让他逐渐获得价值感,他的性格从原先的内向少言变得外向健谈。
与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小伙伴们同台竞技,让这群少年们在机器人比赛中不断获得成长。可以说,一场场赛场激发出青少年们的斗志,更能够激发出他们钻研科学的热情。
在世界级赛事落幕之际,另外一场赛事在合肥又拉开序幕。
7月27日,合肥市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大赛本年度最后一项赛事——科学展演赛在合肥一中开赛,合肥的小小少年们用科学思维和方法,探究他们好奇的科学问题。
合肥市万慈小学三年级的同学徐木莀,在科学展演赛上提出了“二齿猪笼草和弓背蚁是互惠互利的关系”的假设。在他设计得五彩缤纷的展演板上,徐木莀用画画、图表等方式,引经据典,通过大自然生物链、植物与动物的共生关系等环节,层层推演,证实了自己假设。
“参加这样的比赛让我对身边的事物更加感兴趣,促使我主动学习更多科学知识。”徐木莀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成为学校里的“小小科学迷”,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他利用课余拍摄了80 多条科普视频。他创作的《猪笼草为什么可以分辨猎物和朋友》《儿童电动车安全座椅》等科学作品,曾获得省级、国家级奖项。
在合肥,还有许多像徐木莀一样的青少年,他们把科学知识用在自己热爱和擅长的事情上。
记者从合肥市科协了解到,为让青少年有更多充分展现的舞台,合肥每年都会举行全国科普日、合肥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每年吸引超十万人次青少年参加。截至目前,合肥已开展1000场以上创新竞赛和科普活动。
“合力而为” 合肥营造科创氛围
除了为青少年们提供舞台、绽放科创热情,如何让科创的青春力量生生不息?合肥选择“合力而为”。
合肥通过成立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合肥集32家市直单位之力,共同推动市民科学素质提升。这股“合力”也“点燃”了全社会的热情,社会各界自发投身科普事业。
2021年,合肥市科普产业联盟成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等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社团组织参与其中,合肥的科普设施建设也位居全国前列、区域领先,现拥有126家市级、44家省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
合肥市科技馆、安徽创新馆、清华合肥院安全文化体验馆……今年暑假期间,这些科普教育基地使出浑身解数,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精品科普活动,面向青少年们开放。如合肥市科技馆蜀西湖馆区组织起“暑期小达人活动”,带领孩子们探馆体验、培训科学表演、开展科学小剧场。安徽创新馆发布“科普农田”“量子探秘”“空天翱翔”等6项精品研学课程。
除了让青少年们在玩乐中感受科学魅力,合肥还将科学素养培养融入到青少年日常生活当中,让科学家成为副校长、让青年博士成为科学老师,让“科学偶像”们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明星”。
王永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合肥师范附属小学科学的副校长。有了“科学家副校长”这一新身份后,他不仅走进中小学举办科普讲座,还参与谋划校园科技节、科研实践活动等,为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许多科创色彩。
包河区是合肥市率先邀约“科学大咖”加盟中小学的区域,截至目前,该区内中小学“科学家副校长”已经实现全覆盖,百余名科学副校长累计为师生开展各类活动152场,惠及师生9.8万人次。
从科普展馆到高校院所,社会各界合力护航青少年的科创热情。近年来,合肥市科协联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大讯飞科技等高校院所和科技企业,将科技资源科普化,与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建立了人造太阳科普工作室,推动量子企业在合肥市一中、六中、十中成立量子科学探究实验室,与科大地空学院联合开展九章论坛暨院士科普讲堂活动,拉近青少年与前沿科技的距离,让科技的魅力真正温润少年心间。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