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

首页>地方频道>安庆>要闻

怀宁县:“天上人间”唱响《天仙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11月12日上午,经典黄梅戏《天仙配》在怀宁县石牌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精彩上演,舞台上悬挂着“热烈祝贺安庆首颗定制卫星——‘天仙配号’卫星成功发射”横幅,黄梅戏爱好者邱玉琴、彭火根带来经典传统黄梅戏《天仙配》,再现董永、七仙女的爱情故事。

火箭冲天惊日月,卫星遨游耀星光。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1日12时0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力箭一号遥五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西光壹号05星,即安庆首颗卫星——“天仙配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与火箭成功分离,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曾经,《天仙配》中的“七仙女”与“董永”天上人间两两相望;如今,“天仙配”号卫星成功发射,跨越时空,为这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中的主角搭建起一座“飞天的桥梁”。

作为“京黄故里,戏曲之乡”的怀宁县,广大黄梅戏爱好者欢欣鼓舞,纷纷用特有的方式庆祝《天仙配》喜随“力箭一号遥五商业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演出现场,演员个个扮相俊俏,他们声情并茂地演绎着,将角色形象塑造惟妙惟肖,婉转的唱腔韵味十足,仿佛带着台下观众穿越时空,走进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之中。引得台下观众掌声连连,赞叹不已,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定格一个个精彩瞬间。当《天仙配》的喝段曲声响起时,剧场内爆发的掌声把演出带向最高潮。

怀宁县石牌镇,是一座文脉传承千年的古镇,文化底蕴厚重,“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这里说的“石”,指的就是石牌镇。石牌镇素有“京黄故里,戏曲圣地”的美誉,不仅是京剧、黄梅戏的发源地,而且哺育了“京剧之父”的徽剧,被誉为“京剧之父”和“黄梅戏之母”。历史上名伶辈出,是清代戏剧界“四大徽班”进京发起人、“京剧鼻祖”程长庚的成长地、“京剧大师”杨月楼的故里;严凤英、王少舫等一大批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均学艺并成名于此。近年来,该每年都会举办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已成功打造“新春惠民演出”“送戏下乡”“周末剧场”等文化戏剧活动品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石牌镇文化站负责人汪传龙说介绍,为观众所熟悉的黑白影片《天仙配》改编自1953年版黄梅戏,因为严凤英和王少舫的卓越表演,“七仙女”和“董永”的美丽神话故事、经典的人物形象至今流传。“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这首黄梅戏《天仙配》唱段可谓是家喻户晓,明快的旋律、通俗的语言,愉悦的情感、美好的寓意,也使得《天仙配》走进寻常百姓家。

“这次安庆首颗卫星——‘天仙配号’卫星发射升空,更激励我们把黄梅戏传承好,把‘天仙配’唱好,让黄梅戏艺术与人民贴得更近。听老一辈的老师们讲,五十年代潘根荣老团长的‘天仙配’曾得到严凤英大师的亲自传授,老团长的‘天仙配’演的是惟妙惟肖,让人痴迷,七十年代宗慧娟老师进团接着继续演出‘天仙配’。1991年进团以来,‘天仙配’是我在团里排的第一本大戏,曾有幸得到老团长潘根荣老师的传授和宗慧娟老师的指导。到现在,经典传统剧目‘天仙配’在全国各地一直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和传唱。”县黄梅戏剧团团长刘丽华激动地说。(撰稿人:檀志扬 潘庆谊 审稿人:刘同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1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