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县域共青团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主动适应新时代共青团工作形势和任务需要,整合驻地高校资源,探索“党建带团建,加强校地共建,助力青年成才成长”的工作推进机制,不断优化实践场景、做好实践服务保障,挖掘高校专业优势,打造实践品牌项目,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机遇、搭建平台,同时为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基层社会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把牢政治方向,以党的旗帜引领基层团组织建设
坚持党建引领。贾汪区委组织部支持、重视贾汪区团组织与高校团组织校地共建、在校大学生充实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等项目,从立项、实施、评估、考评等关键步骤多次指导,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拓宽基层团组织的联动资源和基层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
注重制度设计。按照“边建制、边规范、边完善”的原则,积极推进党建带团建体制机制建设,联合区委组织部出台《贾汪区“党建带团建 加强校地共青团共建”实施方案》《在校大学生充实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实施办法》,从区委层面健全并持续加强党对共青团改革的全面领导。
强化激励保障。通过建立健全校地双方结对共建、定期会商、评价反馈、考核评估、宣传引导等机制,确保大学生团员青年向地方基层报到工作常态长效。对于在项目中表现突出的组织或个人,将优先推荐参评区级团属荣誉,对于表现突出的团组织进行书面表扬和感谢,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评选为“团员先锋岗实践之星”“优秀村(社区)团组织兼职副书记”等,不断提升青年学子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突出立体发展,以校地共建拓宽基层团组织资源
分层结对。贾汪区校地共青团共建项目秉持制度化设计、组织化开展、项目化实施工作理念,共青团贾汪区委员会、镇(街道、园区)、村(社区)团组织分别与在贾高校、院(系)、班级(学生组织)团组织结对共建,大学生团员青年就近就便、常态化向地方基层报到工作。项目启动以来,区内132个村(社区)已与在贾高校200个团支部进行结对,同时,通过“线上招募+线下推荐”的形式,资格审查、择优录用200余名贾汪籍以及驻徐高校全日制在读大学生,为任期1年的村(社区)团组织兼职副书记,不断充实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
突出优势。在校地双方结对的基础上,注重发挥高校学科专业特长及人才资源优势,聚焦基层工作重点及高校实践育人需求,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利用专业优势创意拍摄乡村文旅宣传片;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电气与智能制造学院与企业合作,为学子搭建实习实训平台,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切实发挥了服务实效和育人实效。
丰富载体。团区委围绕基础民生、专业特色、大学生实习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文旅融合发展、共青团工作、挂(兼)职干部等七大“党建带团建”工作项目,丰富特色活动载体,鼓励高校团组织和大学生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开展实践建功活动,加强服务引领,做好宣传文化工作,助力“贾汪真旺”自卖头宣传推广等,同时,加强学子与所在村(社区)困境儿童进行结对,定期与困境儿童谈心交流,根据学习问题查漏补缺,有针对性进行计划辅导。
聚焦青春建功,以担当作为贡献基层团组织力量
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作用更明显。依托“青锋”新媒体服务站团属组织,创新“直播间+”的工作模式,搭建自营“青春助农”直播阵地5个,定向为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搭建高校实训基地。同时,凝聚对电商有兴趣学子,实施“青领课堂”培训班,免费提供科技政策咨询、法律风险防控、直播业务培训、金融政策解读等各类学习机会31场,激活乡村直播“新引擎”。
助力乡村振兴,优势更突出。挖掘贾汪本土农产品,全年开展本土农产品直播280余场,累计销售123余万元,打响一批茱萸山小公鸡、汴塘煎饼等特色品牌。同时,联合徐州农商银行、邮政银行推出“新农菁英贷”服务,累计为30余名创业学子提供低利率贷款。
三是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服务更精准。推广“社区青春行动”工作经验,全区2个试点社区由试点社区大学生选聘村(社区)团组织兼职副书记牵头成立“青年议事会”协商机构,围绕社区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一事一议”,目前已开会5场,推动解决村内道路平整、手绘乡村墙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事实事4件。同时,积极组建成立12支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覆盖全区各镇(街道),解决群众急难抽盘问题,覆盖服务青少年800余人。
下一步,贾汪团区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用好用活党建带团建机制,不断推进基层与高校“双向奔赴”,建设汇聚基层发展“青”合力,号召广大青年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绽放青春之花。(皇甫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