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素有“鸟中活化石”之称的中华秋沙鸭,我市决定将原定于2022年底开工的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停工改道”。不仅推迟了半年多的工期,还重新提交工程编制规划,在绿道设计中绕开动物保护区域,为中华秋沙鸭留足宝贵的栖息空间。此举日前被中央电视台用长达10分钟篇幅的报道点赞,并受到广大网友群众好评。为小小水鸟“让路”的“小事”,为何能获得各方肯定?其实,为动物“让路”,就是为自己“留路”。
近年来,为动物“让路”的故事时常见诸报端。在青海可可西里,建设了世界最长的铁路桥——青藏铁路清水河特大桥,为的就是让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自由迁徙;在湖南永州,每到冬季,群众都会自发熄灭城市高楼上的霓虹灯,为大雁留出一条安全迁徙的空中通道。从政府主导到群众自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为动物“让路”的行动中来。保护动物、保护自然,进而保护生态、保护自己,已成为一种文明共识。
丽水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中国生态第一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作了许多有益尝试,不仅率全国之先开展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还构建了较为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从鱼类瓯江小鳔鮈到昆虫梁氏丽蚁甲,从植物百山祖冷杉到真菌皱盖油囊蘑,无不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的悉心照顾。仍以中华秋沙鸭为例,经过悉心保护,前来九龙湿地越冬栖息的中华秋沙鸭已从十年前最初的7只增加到如今的近20只,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这足见我市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要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方面,完善生物保护政策法规、优化生物保护空间格局、推动生物保护公众参与;另一方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推动社会绿色转型。保护与发展齐头并进,方能构建万物和谐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