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青年向往之城,咖啡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向往吸引物”。
城厢是萧山城市发展的“原点”,是城市格局与山水本底相映、老城记忆与创新文化相融、市井生活与未来场景相交的老城区,这是它的独有优势。
如何放大用好这一比较优势?城厢从“三杯咖啡的温度”开始,重新激活老城区的“青春基因”。
一杯“城咖”:老街坊的“风水”回来了
城厢的网红打卡地癸卯咖啡在哪?很好找!萧山第一人民医院北侧的蔡家弄,就在百尺溇社区老年食堂斜对面。
谢铮做过三个月的市场流调,当时百尺溇社区已确定旧改,打造未来社区。“老城区的底蕴,是最好的环境,毛奇龄纪念馆就在附近。要知道,30多年前,这里还是萧山最闹猛的街市之一。”
1995年出生的谢铮从小生活在杭州松木场一带,他似乎一直在“跨界”。读文科,毕业后进入了金融行业。成家后,工作从上海回到杭州,又在百尺溇社区运营起了独立咖啡。
很难想象,一个工作日的中午去癸卯咖啡馆找他,是在一个四五个平方米的咖啡豆储藏室完成采访的,因为店堂内坐满了人。
应景的是,他回想起一年半前癸卯咖啡馆装修时社区大爷大妈“肯定亏的!”等各式“劝说”。他补充道:“刚刚来的,是中国咖啡大赛冠军。”在他的牵线下,这位“冠军”在萧山的第一家独立咖啡馆也将落户在城厢。而谢铮的“二店”也选址在癸卯咖啡馆附近,偏民国风,以手冲咖啡为主,主打安静、温馨,一整天泡在咖啡馆都没有问题。
谁能想象,一年多时间,三四百米长的蔡家弄一下子出来癸卯、树下等三家独立咖啡。
“年轻人在这里创业,是有机遇的。”在谢铮看来,蔡家弄的“风水”又回来了。
实际上,这种“集群效应”在城厢被不断放大。前不久,百尺溇社区附近的原萧报大楼也改建成了萧山青年发展中心,裙楼引入了“安福咖啡”。不经意间,老城厢涌现出了无饮、有棵树等独立咖啡,并自动生成了一个小有能量的“咖圈”。
这种独立咖啡的集群化出现,在不经意间提升了老城的竞争力。它背后,“流量”带“留量”,也是空间营造折射出来的城市气质。正如谢铮所说:“年轻人对咖啡的需求、认知早已改变,他们对风味的需求更高。”显然,这种对“奶泡”和“风味”的需求,就像是年轻人的创新“变量”,不断引领“潮流”。
百尺溇社区相关负责人对此深有感慨:“癸卯等独立咖啡的出现,给了百尺溇未来社区建设一种‘年轻人的思维’,甚至改变了旧改的‘气质’,从服务老龄群体到全龄段。按照‘存量空间挖掘、历史记忆传承、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品质提升’的方法,对老社区进行城市原点活力复兴,为探索老城区的青年向往之城建设输出了‘百尺溇经验’。”
正如城厢街道负责人所说,对有着更多新思路、新想法的青年人来说,他们对于幸福宜居的偏好,不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民生保障,而是要有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邻里关系,更加鲜明的城市气质、烟火魅力,让更多人引得进、留得下、住得好。这方面,老城有老城的优势。
据悉,对老旧小区规模全区第一、全市第二的城厢来说,它正以“旧改”为新引擎,在空间打造和城市气质营造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去年,城厢编制了街道233万平方米全域有机更新规划,明晰了城市复兴发展轴、浙东城河文化带、西山-北干山生态带“一轴两带”的整体框架,规划布局回澜文坊、西厢创坊等8个特色坊巷,为城厢打造“青年向往之城”构建全新的空间体系。
一杯“文咖”:环西山的梦想正变为现实
环绕西山,城厢的老派与新潮同样相聚。
位于崇化路北口的“西山1977”坡地街区,是一条创意艺术街区,由杭州国泰饮料厂改造而来。它依山而建,结合山地高差打造出因地制宜的台地景观,并在山丘和都市之间,巧妙地将自然、生活、理想紧密联系起来,为在城市的年轻人打造一处“心灵栖息地”。
沿半山坡向上爬,一家“cx330 coffee”映入眼帘,这是该街区目前唯一的咖啡馆。“第一次来西山的时候,我其实很介意有楼梯,感觉人流量不大,后来这楼梯反倒成了特色,综合考虑了一下,确定了在这开店。”咖啡馆女老板徐狄飞说。
“西山1977”坡地艺术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条街区的特色主要为坡地以及倚靠西山自然景观。目前园区已完成一期改造,二期正在加快改造并同步招商中,独特坡地景观成为网红打卡点。
沿着半坡继续向前走,“西山1977”的北边就是西山游步道的入口。在老城厢人眼中,西山是老城厢的一个核心文化符号之一。眼下,西山脚下的“记忆”被一片片重拾起。大唐玩具厂、杭州国泰饮料厂等存着老萧山人记忆的原址被挖掘、被改造,“古朴”“年代感”被替换为“艺术”“文创园”,衍生出新的特质。
沿着游步道翻过西山,山的另一侧,就是两年前由大唐玩具厂改造而成的西湘里,它被簇拥在浙东运河和西山之间。
在萧山区政协委员、诗人蒋兴刚看来,西山、浙东运河、湘湖完全可以打出组合拳,打出萧山的超级文化IP,而西山正是枢纽核心。
而这一“梦想”正逐渐变为现实。城厢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城厢将以西山游步道为串联,链接西湘里、“西山1977”等文创园区,打造西山慢生活街区,不断拉大文创产业集群框架。
此外,城厢今年还将大力推进“魅力北山·韵味老城”省级传统风貌区创建,分区打造西湘风貌片、杭齿风貌片、市心风貌片、寺河风貌片、北山风貌片等5大主题片区,以文化支撑老城创新发展。以“城河片区”为例,城厢将立足“千年古运河”的文脉优势,打造“城河七驿”,布局毛奇龄生平成就展等文化活动,开展“寻梦城河”主题活动,活化演绎“以文铸魂双百工程”,激活五公里城河画卷。
一杯“创咖”:风情科创走廊的无限未来
如果说百尺溇、西山等老城厢正在重塑自己的“色彩”,那么从村级留用地中生长出来的紫橙国际,自诞生之日起,它就是“多彩”的。
走进紫橙国际创新中心,大楼里“镶嵌”着一座紫橙书吧——咖啡吧、心理沙盘室、家庭教育工作室、科普宣传直播角……平常的阅读之外,这里还能体验到特色文化生活。
该书吧负责人赵小春介绍说,紫橙国际园区目前已集群科技型人才3500余人,针对园区企业的特点,书吧还为楼宇青年搭建了心理服务体系,推出职场困扰、心理健康等课程。这里工作日的中午、晚上都成了企业员工另外一个温暖的“家”,可以在这里休息、学习。
最近几年,城厢抢抓“中国视谷”建设机遇,置身“视”内,不断放大风情科创走廊效能,在“工业上楼”“腾笼换鸟”等方面的尝试,已经撬动百万平方米产业空间在萧滨边界蓬勃起势。
以紫橙国际为例,在萧山投促局、城厢街道的联动协作下,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高质量发展蝶变,形成了系统谋划、高位推进、一刻不停的全链条招商新格局。前不久,紫橙国际创新中心招商服务中心正式揭幕,它将通过构建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和精准招商引资体系,为企业提供从注册到运营的一站式入园服务。接下来,城厢还将在紫橙国际等园区设立专班,一线参与招商、服务工作,做到零距离倾听诉求,“靶向式”协调解难,清单化推动落实,切实回应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发展。
此外,两栋形似蓝水晶、闪耀着数智光芒的地标性建筑——萧山环投蓝橙(国际)科创中心项目一期近日也完成竣工验收备案,招商工作也全面启动,截至目前,已成功对接并现场带看企业超100家,其中超20家企业表现出强烈入驻意向,有望吸引大量优质资源汇聚于此,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显然,从百尺溇到西山再到萧滨交界区域,城厢已全面激活了老城区的青春基因,并撬动全域复兴破局起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