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长三角

首页>乐活长三角>旅游快报

文旅“花开”,“春日经济”活力四射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走进春日的八公山区,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桃花、梨花次第绽放,金黄的田野与粉白的山峦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今年仅清明假期,全区累计接待游客超3.6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

八公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文旅融合”为引擎,依托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禀赋,通过打造特色节庆活动、创新文化体验场景、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大力激活“春日经济”,努力将“颜值”转化为“产值”,为乡村振兴和消费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以“花”为媒,激活全域旅游新热度

八公山区的桃花、梨花、油菜花海是“春日经济”的“金字招牌”。今年3月下旬,桃花、梨花、油菜花进入盛放期,油菜花田与桃花、梨花林交相辉映,与古朴村落、葱郁山林共同构成一幅“田园牧歌”式画卷,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踏青赏花。与此同时,该区还以“赏花经济”为切入点,组织开展越野挑战赛暨家庭亲子体验赛、乡村体验游主题活动等,让春日旅游持续升温。

3月23日,2025八公山越野挑战赛暨家庭亲子体验赛在八公山区文体中心正式拉开帷幕,近2000名越野爱好者在春光中共赴一场酣畅淋漓的奔跑。“春天的八公山风景优美,非常适合游玩观赏。”参赛选手胡娟笑着对记者说,这次她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欣赏了美丽的春景,收获满满。

3月31日,八公山下“花烂漫一日游”正式启动,八公山区文化旅游局组织乡村旅游体验官32人,通过赏花、参观非遗民俗馆和特色民宿等形式,集中展现八公山的自然与乡村魅力。“这种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将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更具吸引力。”体验官们频频点赞,积极为八公山区提升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筹谋划策。

文化赋能,打造沉浸式国潮体验

今年清明假期,八公山风景区推出以“天清地明 好时节”“春日不负好‘食’节”为主题,以“国潮巡游+非遗市集”为核心,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游客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与休闲之旅,活动首日便吸引5000余名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4月4日,走进八公山风景区国学馆,映入眼帘的是景区精心打造的沉浸式文化传承场景。现场设置10个互动体验工坊,涵盖香囊制作、拓印技艺、风筝扎制等非遗手作项目。香囊制作工坊里,游客们穿针引线,填充香料,亲手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香囊;拓印工坊中,大家在石碑上刷墨、铺纸,轻轻敲打,一幅幅古老的图案跃然纸上;风筝制作、风车制作、竹简制作等工坊同样人气火爆。“孩子在动手实践中能亲身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精妙,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的文化体验特别有意义。”游客杜乔专门带着两个孩子从合肥前来八公山风景区游玩,她对景区环境、国学体验等活动都很满意。

此次活动中,景区策划的“国漫角色巡游”也为节庆旅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哪吒、敖丙等热门动画人物穿梭于景区内、花海间,与游客互动合影,极大地丰富了游玩体验,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超百万次。

多元业态,构建全链条消费场景

创新是文旅融合的动力源泉。在繁花盛开的春季,旅游形式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八公山区加强特色美食引流,推动农旅融合,延伸夜经济,着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服务链,促进春日旅游“亮”起来、“火”起来。

该区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创新推出“赏花+采摘”“观光+研学”等模式,引导游客深入村落体验农耕文化,带动民宿、农家乐订单量增长23%。今年春季赏花期间,山王镇、八公山镇接待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带动农产品销售额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同时,八公山风景区景区设置网红美食品鉴区,推出多种地域特色餐饮,结合清明传统食俗,打造“春日限定”菜单。同时,牛羊肉汤、绿豆圆子、馓子等当地特色美食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美景与美食相得益彰,让游客流连忘返。此外,该区还在山谷里等露营地增设星空影院、篝火晚会等夜间项目,延长消费时段,形成“白+黑”全时旅游格局,努力让更多游客从“到此一游”到“到此一留”,感受文化与旅游碰撞出的璀璨光芒。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从花海经济到文化IP,从传统农耕到现代旅游,八公山区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优化服务质量,推动文旅产业繁荣发展,努力将“春日经济”的热度转化为区域发展的持久动力,书写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 何婷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4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