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首页>地方频道>绍兴>要闻

一印一砖实证绍兴古城变迁史

1 (5).jpg


2 (1).jpg


 “会稽郡壁”铭文砖


近日,我市稽中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再获重大突破:首次发掘出“山阴丞印”封泥和“会稽郡壁”铭文砖等实物,这一系列考古发现不仅为确认东汉会稽郡治山阴县提供了确凿证据,更填补了绍兴古城考古领域的多项空白。

今年2月,为配合稽山中学改扩建项目建设,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片区域进行了文物勘探发掘。经过近9个月的发掘,共清理出大型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等重要遗迹8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

11月13日上午,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楼文物标本室,记者见到了不久前在稽中遗址出土的“山阴丞印”封泥。这枚封泥发现于考古发掘区一期和二期之间的地带,属于汉代遗存区域。封泥呈方形,边长2.5厘米、厚度不足1.5厘米,质地坚硬,密实且干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龙彬指出,“山阴丞印”封泥是山阴县丞的印章,结合此地已经发现的汉代高等级建筑基址,基本可以断定稽中遗址附近曾是山阴县官署的所在地。

与此同时,在标本室还首次展出了两块最新出土的铭文砖及其拓片。其中一块铭文砖上清晰可见“会稽”二字,另一块则能辨认出“郡壁”等字迹,该铭文砖长36.5厘米、宽18.6厘米、厚4.2~5.2厘米。李龙彬介绍,这些铭文砖是两汉时期专门定制的“官砖”,只有官署等级建筑才能使用。

此外,在前期整理文物遗存过程中,考古研究人员还惊喜地发现多处甲胄片背后刻有文字。据研究人员介绍,古代贵族的甲胄根据等级有所不同。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这些甲胄片应该是当时高等级官兵专用的甲胄,再次印证了这里曾为官署建筑。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在清理汉代遗存时意外发现了一件珍贵的汉代木刺。木刺长约20厘米、宽约4厘米,正面有清晰的墨书字迹:“弟子会稽张龙 诣门下 山阴伯……”据考古专家介绍,这是目前绍兴地区唯一出土的汉代木刺,也是稽中遗址首次出土的能证实“会稽”“山阴”地名的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10月底参加了绍兴稽中遗址考古发掘保护利用座谈会,他认为,该处建筑应为山阴县或会稽郡的衙属建筑,“绍兴通过考古发掘补充了历史文献的不足,将2500年前的越文化都城建筑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是吴越考古领域的一次重大发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3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