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首页>地方频道>南通>要闻

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能增效 海门生态环境局开展常态化动态监管

9月25日,海门生态环境局环境执法人员正在检查该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我们通过监测进出水水质,充分掌握运行排放情况。”海门生态环境局执法二局局长张磊说。

瑞北村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60吨,环境监测人员对现场水质进行了采样,执法人员与区镇网格员查看了污水设施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管网是否完好无破损,进出水有无异常,有无相应的运维记录,设施护栏和公示牌是否完好。工作人员还查看了设备电量和流量计,按要求对该设施所在行政村、经纬度、处理工艺、处理规模、执行标准等信息建立详细清单,便于后续每月对相关设施运行排放情况进行动态更新。执法人员要求运维人员如实填写运维台账,完善台账中的流量数据,属地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职责。

“自从投入使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周边河道的水明显变清了,田螺、鱼、虾等也多了起来。”围观的村民说道。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通过使用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收集村民生活污水,经一体式化粪池、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让排出的水清澈无异味,使得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植碧水相互映衬。

近年来,海门区投入大量人力、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生活污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9月起,海门生态环境局对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常态化动态监管,依法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执法检查,有力整治设施超标、不正常运行情况。

今年,全区将实施涉及6574户农户的治理任务,涉及10个区镇的77个行政村,预计到年底,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83%以上。

海门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建设,畅通“主动脉”,打通“毛细血管”,全面提高污水接管率,切实解决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助力乡村振兴。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5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