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多措并举解决场地、师资等难题 开足开好每天一节体育课,南京这样做

今年新学期开始后,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我市鼓楼、栖霞、六合、溧水4个区率先试点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其他区30%学校参与试点。一个多月下来,试点学校落实得如何?面对缺师资、缺场地、排课难等问题,学校又是如何解决的?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增加特色课,实现体育课“天天见”

10月15日上午10时30分,位于鼓楼区的南京市天正小学校园里,多个班的学生正在上体育课。

跳圈、滚轮胎、轮滑、篮球……年级不同,孩子们上课的内容不尽相同。大家奔跑跳跃,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体育老师在一旁耐心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副校长蔡宁介绍,为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顺利实施,该校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在保持每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地方课程等灵活空间,增设了体育课,一、二年级体育课由每周4节增至5节,三到六年级则由每周3节增至5节,实现体育课程“天天见”。

多出来的课时上什么?据介绍,学校为不同年级的学生量身定制特色体育课程,如一年级的体适能,二年级的武术,三年级的轮滑,四年级花样跳绳,五六年级的小排球、小篮球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他们多样化的体育技能。

同在鼓楼区的南京市科睿小学也全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政策。除了常规的体育课,各年级每周都增加一节体育游戏课,三到六年级还增加一节体能训练课。“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体育游戏课,大家可以玩打鸭子、翻花绳、贴烧饼、老鹰捉小鸡等一系列游戏。”副校长张学义说。

南京市溧水区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陈金美介绍,本学期开始,该校调动全校老师的能动性,研发了十多个“菜单式”体育课教程,不仅保证体育课“天天见”,还能玩出各种花样,让孩子们放松身心、增强体质。

据悉,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外,溧水区各小学还积极引入趣味田径、快乐体操等新兴体育项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如今,全区3万多名小学生已经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的改革目标。

借场地、调师资,各校克服重重困难

孩子们享受每天一节体育课带来的快乐时光的背后,是学校克服重重困难,为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所作出的努力。

“学校面积太小,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很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场地和师资。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对场地进行规划,对老师进行统筹,原则是尽最大努力先做起来,把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到位,在落实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天正小学校长黄健说。

据了解,为解决场地不够问题,该校将附近的田家炳高级中学的场地资源利用起来,安排部分班级到田家炳高级中学上体育课,同时把校园内廊道等场地利用起来,作为孩子们的活动空间。为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该校还创新性地实施“双师制”教学模式。一方面,引进10名具有专业资质的体育机构教师和教练,为不同年级的学生量身定制特色体育课程,另一方面,派出本校其他学科的教师负责班级常规管理,确保外聘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有序、高效进行,实现专业教学与日常管理的结合。

“在保证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我们充分挖掘潜力,对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整合,确保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实到位。”张学义说,在师资问题的解决上,科睿小学也动足脑筋。在学科融合的大背景下,该校对部分其他学科老师进行专业培训,兼教体育游戏课和体能训练课。这些课的备课由专业的体育老师执行,并配备安全小贴士。比如一分钟跳绳单摇,安全小贴士上会提醒,要控制学生前后左右间距,避免绳子误伤,采用定时一分钟练习或定量200个—300个一组练习,控制组间休息时间,避免心率过高等。

在位于栖霞区的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为解决体育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学校和南京师范大学以及优秀校外专业教练合作,增加的体育课由南师大的体育生、优秀教练负责教学,课程采取双师制,即一位学校在编教师负责班级常规工作管理,另一位专业的体育生(体育教练)训练孩子们专项体育技能,确保课程有效开展和实施。

确保课程开足且开好,各方还在努力

为实现体育课“天天见”,我市各试点学校在有限的条件下,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可谓竭尽全力。校长、老师们同时坦言,在实施过程中,在保证体育课数量的同时,抓好每节课的质量是关键。

南京市教研室小学体育教研员陆伟说,每天一节体育课政策出台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出台,对孩子们的成长发展来说无疑是好事。在实施过程中,这一变化对学校而言存在一定的现实挑战,但是挑战也是机遇。

陆伟说,为保障体育课开足开好,我市教育局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对组织、管理、培训以及质量监控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施过程中,针对各校不同的操作办法,也给出了指导意见。

“比如,有的学校由其他学科老师兼课,最大的问题是这些老师是非专业的,所以我们要求强化规范培训,利用区级培训和校本培训,让老师们尽快熟悉内容和操作,同时消除安全隐患,另外要求由专业的教研组编制课程内容体系,保证体育课质量。”陆伟说,“也有的学校采用体育大课堂的方式,一个年级两三百名学生一起开展锻炼,由2名体育老师主上,6名配班老师进行组织和管理,先集中教学,再分队练习,这种方式也可以保证课程内容的专业性。”

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小学体育老师说,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只是第一步,之后的关键在于,不仅要确保足够的课时量,还要让课程质量真正达标。

“一是充分利用社区、周边中学或高校等资源,增加体育课的运动场地,保证硬件支撑;二是需要合理安排教师任务,必要时应考虑增加体育教师人数或者提供额外的培训和资源支持;三是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增加的体育课时应提供各种运动类型,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灵活性练习等,以促进学生身体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这位资深教师还认为,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是体育课该有的底气,也是学生乃至全社会的期待。实施一个多月来,各学校都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实施办法,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未来,只有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相互支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主动作为,才能把体育课‘天天见’这项好政策落实到位,让更多孩子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乐起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17
收藏
分享